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 正文

家居在天津城市文化原点上 ——我所知道的黄殿祺 冯景元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8-24 00:25:36
六十多年前,我和黄殿祺初中同窗,学校在他家门口,是守在金汤桥口的36中。班里那时喜欢画画的,有三个人,后来都成就了,名气最大至今仍在画画的,是在杨柳青画社画界画的于锦声。殿祺也很了得,后来就因画画进了河北省话剧团,搞布景和舞台美术。
 
初中毕业后,班里人各奔东西,我是从一个到海政文工团的班里同学,后来调到天津人艺的张涛(原名张志华)那里听到的。上世纪60年代初过石家庄的时候,专门到剧团去看过他,那时候他留着长发,说话文绉绉的,浑身艺青味儿,已是个当然的戏剧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参与过两个话剧的舞美创作,一是《红旗谱》,一是《战洪图》,两个谁先谁后我忘了。再有一个就是曹禺说的,“60年代他在河北省话剧院搞过我的《雷雨》舞台美术设计”,1982年以后,他又和先生一起,先后策划筹备过首届“全国舞台美术展览”和中国首届“戏剧家书画展”。
 
“文革”中间,世事苍茫,大家断了联络,谁都不知道谁在哪一方。从报章上得悉消息时,他已经千辛万苦地从河北调回天津,初在梆子团,后进文化局,再后成了著名的变广东会馆为天津戏剧博物馆的倡导者,坐上中国第一个戏剧博物馆馆长的交椅了。
 
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春节,陪妻子女儿到天后宫进香,转到后殿,无意中看到楼上的“黄殿祺剪纸艺术展”,得悉他研究并创作天津剪纸,已有多年。2002年获他与女儿黄萍、儿子黄勇十五万言、两千多帧脸谱设计的《中国戏剧脸谱》一书,竟不知他如此有造诣地把中国戏剧图腾的脸谱,变成一种活画,抬推到象征艺术的极致。
 
由话剧寻踪引发的他对张伯苓的弟弟、中国北方话剧奠基人张彭春的研究,并集资料大成于世,又导致他步入学界。上世纪末我与他、张涛,还有马青山、梁吉生,和张伯苓后人一起在南开创作电视剧剧本《张伯苓》,就是由殿祺手联四方,牵头并组织的。殿祺在一次聚会中说,他能去北京拿来曹禺为这个剧亲写的剧名。开始大家都不信,因为那时已有传闻说,先生重病住进了医院。结果没过三天,我们集结再议时,殿祺把曹禺一生最后的亲笔手书“张伯苓”拿来,令我们所有人刮目。
 
初中上学的36中,是个普通的中学。班里之所以后来成就了如殿祺、于锦声、张涛、我等许多舞文弄画、演戏作诗的人,就源在我们都是天津卫老城里的孩子,大家每天步行在四面城牌楼、街道,呼吸四面的城巷风上下学,耳濡目染,骨子里蓄蕴的就是天津文化。后来不管岁月轮回,人生五味怎么流转,殿祺都没离开天津的老城里。老城没拆前,他住西门里,一个很让人向往的胡同大院的后院,老城里拆后,他哪里也不去,转了个方向,又落户在鼓楼旁边的东街。
 
现在那个氤氲风水的天津老城不在了,但城气城魂仍在,一直围着鼓楼、文化街居住的黄殿祺的一生,就是为它活着。这是他逾世八十一载,几番出入津门的,一团永远泄不去、散不尽的气蕴之魂。
 
《假日一百天》创刊十周年时,约我写过一首《鼓楼》诗,我说过:“鼓楼/在天津的位置/就是天/就是心/无论天津未来怎么移/怎么河,怎么海/怎么上边,怎么下边/这里都是文化的原点。”
 
殿祺,恰就是居住在这个原点上的人,他为自己的斋室取名“丹谱”,我以为其丹其谱的核儿,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