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全球所有历史学家进行排名,我以为司马迁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一是他写了东方三千年的文明史,二是他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新时代,三是他的思想光芒一直烛照着东方文化两千多年而不衰。号称西方“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著有《历史》一书,被称为西方史学与文学的奠基人,但是他除了比司马迁早出生三百多年之外,《历史》在记录长度、真实性、文学性上,都无法同《史记》相提并论。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史学著作的“绝唱”,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司马迁有着作为伟大史学家的条件:司马家世代贵族,是史学世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历史学家,曾任太史令,他把修史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可惜壮志未酬,将这一遗愿郑重地交给了儿子。司马迁从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充分的学识;他二十岁即壮游全国,深入地体察山川人情风物,为他以后著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司马迁继承父职当了太史令,有着接触皇家图书档案的便利,得到了大量一手资料;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史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他认为,周公死后五百年有孔子,孔子死后也有五百年了,总结和传播中华文明前三千年的使命,神圣而庄严地落在了自己头上。
正在司马迁勤奋写作的时候,却惨遭李陵之祸。受刑后的司马迁,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巨大精神痛苦,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伟大的《史记》。
司马迁是真正的国士典范。他的目光,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记录历史真相,探索文明发展的规律,以真达成善与美,是他追求的目标。他是站在人类良知的立场上,写他所看到整个世界。他的身上,洋溢着中国最优秀士大夫的气质:对自由和正义,有永不放弃的追求,对生命和尊严有持之以恒的维护,对理想和信念的实现,有奋不顾身的战斗激情,对人类苦难,有着感同身受的深切怜悯。他置伯夷叔齐于列传卷首,失败的项羽照样列入帝王本纪,认定匈奴南越都是黄帝子孙,承认财富创造必将改变世界……他以自己的言行,给后世的士人树立了一个崇高的榜样:如何在时代的变迁中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尊严。
什么样的人,会写什么样的历史。司马迁写《史记》,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为了三千年来从神权下走出来的伟岸的人。皇帝与平民、将军与士兵、贵族和奴隶,在司马迁的笔下,都被还原为具有同样价值的人。他笔下所颂扬的人物,都是阳刚的、豪迈的、挺立的、生动的,哪怕两千年后,我们依然可以听到他们的呼吸。《史记》教人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人。
司马迁是一个真正的强者,他有着强烈的悲剧意识,是真正懂得生命意义的人,所以他让《史记》成为一曲曲英雄主义的赞歌。读《史记》,不可不读《太史公自序》,和他写给朋友的信《报任安书》。这两篇文章,是解读司马迁内心世界最重要的钥匙。每次展读,都热血沸腾,都为他坚强的意志、庄严的使命感所感动。他以《史记》昭示了一个事实:捍卫自己生命尊严的,可以是死,也可以是忍辱负重,完成自己的使命。在汉武帝时代的黑夜里,他努力点燃了星星之火。
宋代之后,士大夫大都俯伏于王权之下,独立、平等、诚信等精神消失殆尽,善良、阳刚、理性等人格特征成为稀有元素。而在《史记》里,却有着与现代精神契合的无尽文化宝藏,它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