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变桑田”,人们常常这样讲。天津这个地方其实就是“沧海变桑田”的典型。
在五千多年前,天津附近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后来的地壳变动,沿海大陆架逐渐上升为陆地。我曾与李世瑜先生谈到旧时的三岔河口,先生十分肯定地说:“旧三岔河口一带在五千年前就是诸河的汇聚点,也是入海口。当时并没有海河,海河是随着自三岔河口至大沽口这片海域的逐渐淤淀成陆而形成的。”
说天津是“退海之地”,最有力的证据是20世纪50年代天津人勘查出来的三道贝壳堤。贝壳堤是沿海的贝壳,在潮水和风浪的长期作用下,在岸边堆积而成。所以,这三道贝壳堤,实际上就是古海岸线的遗迹。它反映了历史上天津一带陆地向渤海湾推进的过程。考古发现,天津第一道贝壳堤是以泥沽为中心,距今海岸线最近,它形成于东汉以前。在这条贝壳堤上发掘出了唐、宋时代的古墓。第二道是以张贵庄为中心的贝壳堤,由碳十四同位素测定,形成于3400年前,在这里发掘了大量战国和部分秦汉时的古墓。第三道贝壳堤是以天津市区为中心,经过小园、大园、毕庄子、张家窝、东琉城、团泊洼等地,这条堤形成于五千年前,它距离今海岸线约五十公里。这一发现,说明从第三道贝壳堤形成至今的五千年中,天津附近的陆地向东延伸了约五十公里。这也说明,天津这个地方在远古时期就是大海,天津的确是“退海之地”。
天津陆地和道路的形成,与黄河改道也有很大关联。历史上黄河三次迁移,在渤海西岸东注入海。黄河每次变迁都给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变迁带来很大影响。春秋时期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从浚县改道,经河北省大名县、交河县至天津东南入海。大致循现代的卫河、清凉江、南运河一线。当时黄河以北的呼沲河(即后来的滹沱河)、泒河(后称沙河)、滱水(后为唐河)、氵纍水(后为永定河)、沽水(后为北运河)都经天津附近的洼淀分流入海。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又发生改道,南徙至山东利津入海。海河水系曾一度摆脱了黄河的影响。北宋庆历八年(1048)黄河从河南濮阳决口,改道北流,由青县、天津入海。庆历八年的这次黄河迁移,使得海河在今军粮城与泥沽间入海,来自黄土高原的黄河水每年带来十几亿吨的泥沙流入海河,逐渐向东淤进。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留守东京(今开封)的南宋官员杜充决黄河,阻挡金兵南进,从此黄河南徙汇入淮河,分流入海。这期间前后八十年,逐渐形成塘沽陆地,海河出海大沽口开始出现。
宋朝时,海河干流为界河下游段,金、元时改称直沽河、大沽河。海河这个名字始见于明末。直到清代,直沽河等名称才逐渐被海河这个名字所取代。所谓“一石水而六斗泥”,黄河三次经天津入海,每一次都立下造陆的“汗马功劳”。黄河经今海河入海曾影响海河水系,同时也使得天津这个地方(那时尚未有天津之称)形成了大面积的土地和沼泽,给这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了条件。
http://www.dashoubi.org/news/shwx/2020-06-17/135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