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并非总是越辩论越明白,有时还真是有理说不清。这是因为,人们对信息的处理存在理性推理和动机性推理这两种方式。理性推理对所有观点秉持开放态度,坚持让证据“说话”,而动机性推理却以竭力维护某种观点为目标,推理过程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因此,一旦辩论的任何一方启动了动机性推理,共识就很难达成。
学界普遍认为,动机性推理存在三种认知机制:第一,先入为主。如果人们对某一话题已经持有某种观点,就会认为与支持其他观点的论证相比,支持自己观点的论证更加有力。第二,否定性偏见。批判别人总是比批判自己更加容易。人们质疑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花费更多时间与精力寻找其破绽,以进行批驳。第三,肯定性偏见。人们倾向于接触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这使得人们更愿意与志同道合者交往,选择性阅读支持自己观点的书籍、媒体报道等信息资料。
2006年,政治学者米尔顿·洛奇和查尔斯·泰伯对上述三种认知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者首先测试了被试对政治的熟悉度以及他们对枪支管控的原本态度。然后,研究者提供了16条关于枪支管控的论述,而被试们可以点击查看其中的8条。查看时间不限,但不能重复点击,电脑会记录点击的条目及查看各条所用的时间。由于每条论述均标注了资料来源,被试不用点开就可以猜测出观点的倾向性。
实验结果显示,在政治知识丰富并且观点强烈的被试身上,上述三种认知机制表现得十分明显:首先,他们倾向于认为与自己看法一致的观点论述更为有力;其次,他们会更多地点击查看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最后,根据电脑记录的时间,他们在查看论述条目时会花费很长时间阅读与自己对立的观点,但他们对于对立观点的评价较低,并且在后续的评论环节会进行大量的反驳。
上述实验不但验证了动机性推理的三种认知机制,而且意味深长地表明,知识不但未减轻偏见,反而加深了偏见。不过,2010年《政治心理学》上的一篇文章认为,随着不一致信息的大量增加,动机性推理最终会转换到理性推理。
虽然接触更多的异质信息有利于我们摆脱动机性推理,但由于根植于人类的自我防卫心理,动机性推理具有根深蒂固的特性。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警惕,谨防自以为是在坚持真理,而事实上离真理越来越远。
http://www.dashoubi.org/news/hqsy/2020-08-24/142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