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其庸从小就深知勤奋耕耘、自修成材的重要。他说,“俞老的著作是我的启蒙老师”,“我无论是读诗词或是读小说,都是从俞老的著作先得发蒙的,但我得见俞老,却在我读俞老的书以后四十年”,即20世纪70年代末,他才因工作关系与俞平伯有所交往。
1980年6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召开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俞平伯虽被邀请,但因年老体弱,未能到会。因此,他手书旧作诗《题〈红楼梦〉人物》条幅以及《致“国际〈红楼梦〉研讨会”》的信,一并托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冯其庸带到会上。当时海外许多红学家为俞平伯未能出席研讨会而深感惋惜。所幸在会议期间举办的展览会上,主办方展示了俞平伯的诗幅手迹,并由冯其庸代读了俞平伯精心撰写的信函,稍稍弥补了他未能与会的遗憾。
1990年10月,冯其庸出差兰州,从报纸上看到俞平伯辞世的消息,深感痛惜,立即撰写了《悼念俞平老》一文,发表在次年《红楼梦学刊》第1辑。文章回忆了他与俞老交往的每一个细节,他写道:“犹记数年前,我同上海老友陈从周兄一起去看俞老……我们到了三里河俞老的家里,俞老很高兴地从房间里一个人扶着墙壁慢慢地走出来,然后又从墙壁摸到椅子,再从椅子摸到八仙桌,然后一步步挪过来。并不是俞老眼睛看不见,眼睛是看得见的。他一面摸着墙壁、椅子走路,一边还给我们说话,他说这样比别人搀着还要可靠,可以自己作主,不让人牵着走。”冯其庸描写得十分传神,写出了晚年俞老的自强自立。他遗憾未能在俞老“长行之前再见上一面”,由衷表达了对俞老的惜别。
1997年末,十卷本《俞平伯全集》出版。转年3月2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召开的“《俞平伯全集》出版座谈会”上,冯其庸发言说:“俞老是新红学的代表人物,是本世纪红学的大家,有人问我对俞老有关红学的评价,我是后学,岂可妄评前辈。但新红学对旧红学是一次革命,是一次开创性的前进,这是人所共知的,这是历史的结论。要评价俞老的红学,首先是承认这个基本事实。要不是胡适、俞老的努力,红学还停止在索隐派的迷雾里,哪还可能有红学的今天?所以新红学派突破和粉碎旧红学索隐派的迷障,为后来的红学开辟新路,这是一大功绩。”他特别强调“俞老的红学,是全集里洋洋三大卷,占全集的十分之三,其中不少真知灼见,是我们红学的一份重要遗产,自当珍惜”。
作为红学家的冯其庸,在红学前辈俞平伯的身后,对其学术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对俞老的书生本色,也总结得十分精到:“俞老一生为人本色,为学问也是本色,即没有一点虚伪造作,没有一点夸张。读他的文章,无论是研究性的文章还是创作,都是地地道道的本色,这实在是做人和做学问的最高境界。”
http://www.dashoubi.org/news/hqsy/2020-07-03/137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