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宝钗”还是“黛玉”?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9-01 21:42:29
今天是《天津〈红楼梦〉与古典文学论丛》在新华书店正式面市,这是天津《红楼梦》爱好者和研究者值得庆贺和纪念的一件大事!正如论丛“导言”所说,“‘天津《红楼梦》与古典文学论丛’是对天津地区红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老、中、青三代学人的10部著作,基本代表该领域学人研究的总体水平,反映出天津《红楼梦》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努力方向。”
 
作为一个红学界的圈外人,我非常高兴并感到十分亲切的是,这套丛书的作者,除了两位年轻的红学新秀孙勇进、张昊苏之外,其他几位都是我所敬重的老朋友。祝贺他们的红学研究成果今天汇成丛书,联袂登场,组成集团军,展示整齐、威武的阵容,并以这些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成果,显示了天津红学研究的实力,并列队载入天津红学史册!这套丛书中的两位作者李厚基先生和汪道伦先生,都是我的学长、同事和朋友,论丛的出版是对他们的研究成果的再次肯定,也是最好的纪念,谨以此告慰两位先生的在天之灵!
 
今天签售的还有张丽华女士的《红楼心语》。这本书我前两天才拿到,未及细读。我觉得《红楼心语》的书名很好。语言是交际工具,我们日常的语言,就是生活中的交流。而作为文学作品,就是思想感情的交流,乃至心灵、灵魂的沟通。心语就是这样的境界和追求。《红楼心语》原来是发表在网络上的,写作过程中与读者有很多交流,所以,这心语,不仅是作者与《红楼梦》的心灵沟通,也是作者与读者心的交流,所以,我相信这本书是接地气的。
 
我看了《红楼心语》的第一篇,是讨论“钗黛优劣”的。五十多年前,我们上大学时读《红楼梦》,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大家的观点比较一致,都是肯定黛玉的反对封建礼教,批判宝钗维护封建礼教,与《心语》的观点是一致的,应该也是符合主流意识的。当然《心语》还进一步从孔孟等传统思想来进行分析,那时我们做不到的。但,现在听说在大学生中调查,问男生如果找对象,喜欢黛玉还是宝钗,很多学生表示喜欢宝钗。是这些学生的思想意识有问题吗?恐怕不好下结论。或许这里涉及到另一个标准。文学评论有价值观的尺度,还有一个审美的尺度。这一点,张丽华书中也分析到了。这里举个例子,如果我们问,健康与疾病哪个好,这就是价值观的判断,当然健康好。我再问,人的胖与瘦哪个好,这就是审美观的尺度了,可以喜欢胖人,也可以喜欢瘦人,这里没有是非,只有爱好。所以钗黛的比较不一定就是优与劣,还可以从别的视角去看。我们上学时听说批判俞平伯,他有个观点“钗黛合一”,我不知道他具体怎么说的,但那时候讲一分为二,“钗黛合一”不就阶级调和了吗?当然要批判。后来也不提这事了。我猜想,“钗黛合一”或许有钗黛互补的意思。可能俞平伯的审美观念中,这两人互补才是比较完美的。如果钗黛之间没有那层特殊关系,或还真能互补,但她们偏偏是情敌(或许只是客观上的)关系,事情就麻烦了,互补就成了互争、互斗,最后两败俱伤。我们再换一个思路,钗黛之间是否也可以看作是会做人和不会做人的矛盾(差异)?宝钗是会做人的典型,黛玉是不会做人的典型,不会做人的难免到处碰壁,会做人的最后也没有好下场;会不会做人结果都很悲惨,这就是社会的悲剧,这就是作品的批判意义。作品的批判性不一定体现于对宝钗的批判,而是从整个作品的故事情节、形象塑造、人物命运等来体现的。宝钗与黛玉,作品中毕竟都只是十几岁的小姑娘!我们可不可以认为这也是观察或分析的一个角度呢?
 
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大概就是接受美学。所谓见仁见智,这应该是真实反映了阅读的实际情况。但我们未必想知道这千万个读者心中的哈姆雷特,真要探求的是莎士比亚笔下的那一个“原装”的哈姆雷特。这却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你不可能找到莎士比亚,即使能,他说的也未必就对,因为心里想写的哈姆雷特,在作品中,也不一定得到准确、充分的表现。没有标准答案怎么办?那谁的研究最合情合理,得到大家的认同,他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这就是我理解的文学评论与研究。向大家请教。
 
那么,张丽华女士的《红楼心语》,就是她心目中的《红楼梦》,读者可以看一下,与你心目中的《红楼梦》是否一样,对你阅读《红楼梦》有何启示?
 
(此文为作者在《天津〈红楼梦〉与古典文学论丛》签售会上的讲稿,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