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杨村虽为水陆码头,但因连年遭遇水灾、兵变,平民百姓的生活并不富足,仅以维持温饱为限。但再艰苦,似乎也挡不住人们对娱乐的追求,这从杨村每年举行的大大小小的庙会,即可得到佐证。
据1940年出版的《河北省武清县事情》一书载,杨村镇内拥有6座较大的庙宇,每年要举行6场庙会。其中运河以东(俗称河东)分布有3座,分别为:菩萨庙,庙会日期为阴历二月十九日;药王庙,庙会日期为阴历四月二十八日;小关帝庙,庙会日期为阴历六月二十四日。运河以西(俗称河西),分布有大娘娘庙,庙会日期为阴历四月十一日;关帝庙,庙会日期为阴历六月二十四日;天齐庙,庙会日期为阴历三月二十八日。
有关杨村庙会的盛况,迄今很少有人提及。近日闲翻旧报,笔者在1931年5月25日出版的《新天津报》上,看到一篇由该报创办人、杨村七街人刘髯公撰写的《平民娱乐写真》,该文详细描绘了作者参加天齐庙(旧址位于杨村六街西苑公园内)庙会的所见所闻,为我们了解当时杨村市井民风提供了难得史料。
在乡间,庙会是最具吸引力的一项娱乐活动。一般老百姓生在乡村,终身未到过天津、北平,限于经济条件,甚至不能享受普通的娱乐,因此,他们非常看重庙会活动。不论是男女老幼,平日省吃俭用,只待庙会时花用。在城镇上班的工人亦照例放假,且不扣工资,平日里可以粗粮淡饭,但一到庙会之期,便要大吃大喝。这种乡风民俗流传日久,与过年一样,均为约定俗成,而无须任何人号召。
按照作者的记述,天齐庙庙会之期为每年阴历的三月二十八日。但庙会举办日期,并不限于这一天,而是可能提前,也可能错后。并且庙会期限,可能是数天。每至庙会之期,要举行“演戏闹会”活动,杨村周边48个村庄的百姓,都要到会场看热闹。
这一天,刘髯公“因事正值该地,无意中参加盛典,目睹了乡村一种朴厚风俗,加以青苗满地,麦浪如波,树木成行,清风扑面,令人生出无限仰慕。较比都市喧嚣,烟尘浓密,真有天上地狱之别。”
庙会地点是在距天齐庙周边半里远的空地上,面积约五十余亩。在这片空地上,有一处用席子搭成的戏台,演戏的戏班为杨村的“同乐社”,戏班有演职员四五十人。该剧社以皮簧(京剧)、秦腔为主。演员的行头非常漂亮整洁,演员们演唱也都很卖力气。戏台下约有观众三千人。除戏台外,尚有各式各样的茶棚、售货棚及饮食店等。茶棚内设有座位,红男绿女,热闹非常。“凡乡村民众,无不喜形于色云。”
在戏台不远处,有民间花会表演,有高跷会、小车会、狮子会、中幡会等。每道花会准备表演时,执事人等要先燃放一挂扬鞭(爆竹),随后,演员们即陆续出场表演。上场的演员必须经过特别化装,尤其是妇女均须浓妆艳抹,但农村妇女往往是“布衣带发,秀雅天成”。花会所演绎的故事,多取自小说野史,表演时既通俗易懂,又绘声绘色,极受百姓欢迎。除民间花会外,还有杂技表演。如有一靳姓男子,为天齐庙杂役,他能“用寸粗通条,将两腮穿透,声言欲修该庙,有神重托,伤口不流血,亦不知疼痛。”
天齐庙供奉的是东岳大帝(即泰山神),三月二十八日是东岳大帝的寿辰。在举办庙会之时,庙内总是香火不断,参加庙会者皆自动焚香许愿,香客“大约十之九一进庙门,即生畏神之心,一切恶念,当必打消。”在作者看来,焚香念佛,不过是老百姓的一种精神寄托,并非一定与迷信有关。有意思的是,天齐庙里有一五旬老妪,人称“三娘娘”,系某庙之住持,因传其能祛灾治病,故成为京津两地绅商大贾的常客。这一天庙会之日,她身着黄衣道帽,在庙中静坐不动,“一日间进茶进食者不绝,既均受用,又不便溺,实有特种工夫。”
另据同日刊载的《武清县空前之盛举》(作者王灏然)载,杨村天齐庙会相沿既久,历年如斯。善男信女,烧香顶礼,并演戏以助兴。迨至民国十一年(1922年)三月中旬,直奉战争爆发,庙会遂于是年中辍。嗣后,因杨村一带连年水患,庙会又被指为迷信,故始终未能举办。待9年之后的1931年,杨村一带水患稍减,绅商们即商议恢复民间庙会,并拟以所醵之资,将天齐庙重修,将其改为杨村第三平民小学校。因有助于教育事业,故捐助者异常踊跃。在庙会之期,杨村一带商贾、仕女云集,并有高跷、狮子、小车等会表演,参加者竟多至数万人,可谓空前盛举。(天津市·武清籍)
http://www.dashoubi.org/gongyi/zonghe/gyzx/2020-07-17/139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