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不止属于人类,人类的朋友不仅是人类。对于野生动物,我们要放在心里崇拜。”被誉为“中国野生动物环保画家第一人”的唐青如此阐释他眼中的“人与自然”。
6月12日,“保护野生动物·守护生命家园”特展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开幕。展览融入了唐青的近百幅画作,展示了浙江唯一一只野生华南虎标本。并从瘟疫危机、战疫必胜、求索认知、和谐共生和愿景结语五大方面阐述传染病与野生动物的关系,采用动静结合的现代展陈方式,带给了观众朋友可视、可听、可感的观展体验。
唐青为野生动物作画已有近30年时间,画的最多的,是猫科动物。其中,为了掌握老虎的习性,他曾在华南虎保护基地待了一年。
此次展览,他展出了多幅与老虎有关的画作,令人侧目的,是一幅名为《一步之遥》的画作。那是一头附身趴在小溪边的华南虎,右前掌拍在岸边,虎目圆睁,凝神盯着。
唐青说,纵观历史,几乎每次重大传染病的发生都与野生动物有关。画中动物和人的距离是一步之遥,这次疫情与人也是一步之遥,人都处于危险中。“所以要重新思考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关系,我们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把它们放在心里尊重。”
这也是浙江自然博物院院长严洪明策划此次展览的初衷。他说,传承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是博物院的理念。
为此,除了引进唐青的画作,博物院还结合自身藏品特色,展示了很多野生动物的标本,其中就包括镇馆之宝——浙江唯一一只野生华南虎标本。
野生华南虎曾经在浙南、浙西山区广泛分布,但随着栖息地丧失等原因,踪影难觅。
在展厅的墙壁上,也投影着一个秒针、分针不断旋转的钟表。分针每到一格,相应位置上站着的野生动物就会消失,以此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
在钟表对面的墙壁上,展出的是一些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标本,例如蝙蝠、果子狸、蛇等。
“野生动物携带病毒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就告诫我们要和它们保持距离,和谐相处。”严洪明说。
以“文物赋彩全面小康”为主题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13日在广西桂林举行,桂林主会场和北京会场以连线直播的方式共同启动系列活动。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北京会场表示,文物系统坚持把文物保护放在第一位,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健全文物安全长效机制,修订《文物保护法》,出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推动博物馆快速健康发展,实施文物援外工程,促进流失海外文物回归,文物成为文化自信的动力源泉,成为美好生活的强大引擎,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他介绍,在中国的博物馆,每年2万余个展览相继举办,参观人次逾十亿;在网络终端,2000多个云展览吸引50亿人次观览,考古云发现引爆五一小长假;在学校课堂,孩子们恣意徜徉历史文化天空;在电视荧屏,《如果国宝会说话》引发收视热潮;在创意工坊,文博新文创备受青睐,全年吸引16亿人次,成为拉动消费新亮点;而在国际舞台,文化遗产超越国度,铺就美美与共的画卷。目前中国拥有55项世界遗产,每年举办近百个文物外展,与24国联合开展44个考古项目。
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名单在桂林现场公布,包括故宫博物院的“云游故宫”、敦煌研究院的“云有敦煌”小程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遇见国博——5000多年中华文明在你眼前”地铁专列等十个项目。《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将于同日开播。
广西省立艺术馆旧址保护工程开工仪式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捐赠仪式同日举行。
广西省立艺术馆是1942年由中国著名戏剧家、教育家欧阳予倩先生主持筹建的中国第一座话剧专业剧场,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座伟大的建筑。广西省立艺术馆旧址作为时代背景下的重要历史建筑,成为了桂林宝贵的“文化财富”。广西省立艺术馆历经多次修缮,它在全国抗战文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一直被后人所铭记。现如今,它依然发挥着文化艺术精品“大舞台”的重要作用。2019年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桂林市市长秦春成介绍,70余年来,广西省立艺术馆一直承担着戏剧、话剧、音乐剧等艺术演出、文化传播的功能。广西省立艺术馆旧址保护工程是桂林市在大力实施“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下,打造桂林历史文化地标,提升城市形象,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点工程。
此外,各地具备复工复产条件的文物保护单位、各地博物馆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紧紧围绕“文物赋彩全面小康”主题,因地制宜开展预约参观、线上线下展览展示和宣传教育活动,为民众提供预约免费开放、网络展览、网络讲解、文博云课堂等惠民服务。据统计,全国文物系统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数量超过460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