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在天津不似海涛拍岸那般雄浑壮观,却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津沽大地,并在微风拂柳中把海河文化笼罩了一层妙曼。例如,河西的“哪吒故事”带来了抗争,宁河的“杨七郎的传说”折射出悲怆,静海的“姜子牙”给人以悠远……有意思的是,天津的民间故事只要讲述起来,总会伴随着某些有意味的追寻:哪吒的故事好多地方有,为嘛要落实在天津的陈塘庄?杨家将的传说都认为是流传在山西一带,怎么会到津门的宁河?姜子牙不是在岐山封天下诸神吗,津沽静海与他有何关系?
可是细究起来,天津河西的确有陈塘庄,哪吒之父李靖曾在此驻扎;手下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还在河边晾晒湿了的甲胄,后人于此修建了挂甲寺。而清代的《津门保甲图》所画出的上下河圈村,传说是哪吒脚下风火轮留下的印痕。离这不远也有过哪吒庙,据传香火曾经很盛。显然,哪吒在天津河西有传说,也不是一点依据没有。更可佐证的,唐朝的李世民、李靖的确在此留下身影,何况津沽在唐时,因几条河汇聚彼处而被朝廷以“三会河口”之名进行管理,这也是天津以后成为城市的滥觞。若和天津在历史上有过陆进海退的地貌变化相联系,天津河西一带在海与陆的交错中也曾是海岸,李靖驻守的陈塘庄是原来的海边。哪吒玩耍热了,去浅海里洗澡也就有了环境的可能,与霸道的东海龙王三太子吵起来,哪吒不平则鸣,在此闹海也就不足为奇了。
哪吒故事在传奇小说《封神榜》中大放异彩。有意思的是,姜子牙的形象也凸显其中。并且也能“落地”在天津地区。据民国年间的《静海县志》记载:“邑西子牙镇,相传为姜太公钓鱼处。故河名子牙河,镇名子牙镇。尤奇者,北有尚家村,多姓尚。镇内多吕姓、姜姓,均自称为太公之裔。”这一村、一河、一台,已表明和姜子牙的故事关系密切,更建有太公庙,立纪事碑。现在庙的遗址、石碑《周太公尚父钓台庙碑》《钓台碑记》仍存。于是,“姜子牙走‘厄运’的故事”“姜子牙钓鱼得到天书的传说”在静海也就不胫而走。
可见,津沽也是一个有着浪漫传说的地方,并与地貌密切相关。宋辽时期,海河之北属辽地,海河以南为宋廷管辖。闻名遐迩的杨家将的故事,在宁河也有传说。说不定这里也是宋辽交战的一处战场。杨七郎是求救兵长途奔袭到河北一带后,才被奸臣潘仁美陷害,血洒于此的。后人因其英勇壮烈建庙祭奠,至今在宁河,杨七郎庙仍存。杨七郎的故事也有着实在的依据。
在天津因地貌而衍化出传说,还有许多。如“张娘娘的传说”“李半朝的故事”等,都和当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再细想,这些民间故事基本发生在明代,和永乐皇帝颁旨筑城建卫,天津迅速发展有关。一座扼守三岔河口的城池,大运河南北环绕,随之成为京畿要冲,军事和经济力量凝聚,文化的认同往往最容易表现在立庙和敬神上。因此在津沽,天妃庙娘娘宫的建立早于筑城建卫,姜子牙、杨七郎的传说也伴随着对他们的崇拜而传播日久。
若再深入考察,津沽大地的文脉与其他城市不同。一是天津核心区的历史远不如周边的蓟州、武清、宝坻和静海等地;二是河海通津、沽汊纵横,使得津沽外有海港内有水陆码头,水的滋润很容易引发情愫、涵养故事;三是移民汇聚九河下梢,大运河的流淌、三岔河口的召唤,对南来北往的民众有着亲和力,并且在共生中共享彼此的神祇,妈祖源自福建湄洲,却在津沽成为母亲神,就有赖于此。古代州的杨家将,古齐国的姜子牙,甚至唐朝的李靖和秦叔宝、尉迟敬德,只在津沽留驻一段时间,也能建有挂甲寺予以纪念。
于是天津的民间传说,就具备了从移入到扎根的植入性。无论是先有地貌才有故事,还是故事创造了地貌人文,总之在天津的民间传说中,为津沽大地增添了厚重和浪漫,增强了乡缘与乡亲,增加了文化色彩。正由于此,应当加强对传说的整理挖掘,说出自己的故事,进一步增强津门文化特色。
天津的故事与传说,浓郁着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亲情,涵盖着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丰富着海河两岸的优美动人。我们说,历史久了有故事,故事多了有蕴含。天津有着如此丰富的文化的沃土,也体现着如下的历史精神──哪吒少年英勇,子牙愈老愈坚,七郎誓死卫国……这是天津精神的民间体现,也显现着城市的文化性格。我们为生活在津沽而自豪!
http://www.dashoubi.org/news/hqsy/2020-05-26/132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