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张伯苓对中国现代教育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他取得的社会声望,1938年7月,他出任国民参政会副议长。1944年1月1日,国民政府授予张伯苓一等景星勋章。4月5日张伯苓70岁寿庆,前一天蒋介石赴重庆南开中学“津南村”为他祝寿,并发表演说,“希望中国的学校都能办得像南开这样好”。
1945年张伯苓当选为国民政府中央监察委员。1948年,张伯苓碍于蒋反复邀请的情面,最终答应出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一职,但提出两个条件:一是只担任三个月考试院院长,三个月后要蒋另请高人;二是担任院长期间仍兼任南开校长。
蒋介石在败退台湾之前,为了带走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分子,实施“抢救大陆学人计划”,许多著名的学者教授都被赠予两张飞往台湾的机票。73岁的张伯苓自然在蒋介石争取的人选之中,为劝说他到台湾,蒋介石两次亲自到张伯苓的家里做工作,又派儿子蒋经国来游说。张伯苓以三个儿子在北方,自己衰老多病不利远道航行为由婉拒。据说在避居重庆期间他收到了南开校友来信,信上有一句话:“老同学飞飞不让老校长动。”张伯苓知道,“飞飞”就是自己的学生周恩来,这也许是促使他下决心不离开大陆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恐怕就是:他的南开学校都在大陆,他得守着它们。
但是后面的结局令人叹惜。
1951年2月23日下午,张伯苓在津溘然长逝。他自己一贫如洗,但给中国留下四处遗产: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今第二南开中学)、重庆南开中学。
24日,周恩来总理正好来天津参加会议,一到天津便以个人名义来到张伯苓家中吊唁,并送花圈,花圈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
1951年2月27日,当蒋介石得悉张伯苓病逝的消息后,在日记中写下了“痛悼无已”的字句。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生命的最后一天。蒋经国日记中记载:“忆晨向父亲请安之时,父亲已起身坐于轮椅,见儿至,父亲面带笑容,儿心甚安,儿久未见父亲笑容矣。父亲并问及清明节以及张伯苓先生百岁诞辰之事……”
http://www.dashoubi.org/gongyi/zonghe/gyzx/2020-05-10/129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