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环球视野 > 正文

刘兵医生双眼皮整形的效果怎么样 相当给力放心权威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6-14 15:51:24
长期来看,与债券相比,股票因风险更高而具有更高的收益率。然而,早在1976年,芝加哥大学教授罗杰·伊博森就发现,股票收益率高得太“离谱”,以致很难用传统的金融学理论来进行解释。具体来说,传统金融学理论认为,资产收益率应该等于资产风险乘上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系数,其中合理的风险厌恶系数一般在2至5之间。根据该公式,金融学家们却惊讶地发现,给定现实中股票资产的实际风险,除非风险厌恶系数高达20以上,否则很难解释股票资产在现实中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收益率。
 
伊博森教授的发现就是金融学中著名的“股权溢价之谜”。2017年经济学诺奖获得者理查德·塞勒与合作者一起在1995年发表了一篇经典论文,试图从行为经济学视角揭开谜底。在这篇论文中,作者们提出了短视的损失厌恶这个重要概念。此概念其实是建立在如下两个概念之上的:一是损失厌恶——面对等量的收益和损失,损失产生的负效用大约两倍于收益产生的正效用,故投资者更看重损失;二是投资者短视——投资者非常看重投资的短期收益与损失,会经常性地对投资组合的表现做出评价。
 
那么,短视的损失厌恶究竟会带来何种后果呢?答案是,投资者查看投资结果越频繁,则看到亏损的次数越多,进而受到损失厌恶更频繁的困扰,结果导致人们在长期资产配置中表现得过于保守,从而不愿意投资于股票等风险资产——在美国,不足50%的家庭拥有股票,而这个比率在其他国家更低,这一现象亦称“股票非参与之谜”。那么,我们如何进一步解释“股权溢价之谜”呢?答案很简单——既然人们过于保守,在长期资产配置中对股票等风险资产持排斥态度,则要让投资者真的有兴趣购买股票,就必须在收益方面给予他们很高的补偿。
 
1996年,塞勒与合作者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他们的理论。他们发现,当被试被要求在股票和固定收益债券间配置资产来制定他们的养老金计划时,他们的反应随着资产组合回报形式的改变而改变。具体来说,若30年中每年一次获得回报,则他们会把40%的资金投资于股票;若30年后一次性获得回报,则他们会把90%的资金投资于股票。这表明,如果通过某些方式能让被试免受损失厌恶的频繁困扰,那么他们将在资产组合中配置更多的风险资产。
 
塞勒等人指出:“损失厌恶是人类的本性,无法改变。但与此相反,查看投资净值的频率却是一个方式的选择,至少在原则的设定上是可以改变的。”这一洞见很快被应用于实践。1999年2月,以色列最大的一家共同基金管理机构宣布改变业绩披露政策,将每月披露一次业绩改为每三个月披露一次,理由是,“投资者不应该被偶然的价格下跌所惊扰”。由于投资者获取信息的频率下降,结果他们更愿意持有这家机构管理的基金了。
 
关于短视的损失厌恶,其精髓也许被巴菲特一语道破——“最好股市一年只开放一天交易,这样我一年看一次价格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