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减负的实施,关系到教育均衡发展和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减负,出台了多项举措,可谓‘减负一直在进行’。但我们在多地开展的基层调研中一线教师们都反映:‘教师负担和学生负担从来没有减过。’”
2014年全国两会上,民进中央在提交的一份关于教育减负的提案开头如是陈述。提案提出的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内容,率先减负;教研教学结合,综合减负;推广经验,引领减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全面减负等四条建议引起了全国政协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督办提案。
2014年4月23日至2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带领全国政协“以减负提质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提案督办调研组,赴山东、天津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组先后召开了与两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座谈会,深入两地中小学校,与教育一线的校长、教师、教研人员及学生家长展开交流。
■教育减负,我们一直在努力
4月24日上午,调研组在山东省济南市辅仁学校旁听了一节初中数学课,学生们不断在老师启发下展开讨论,上台讲演,成为课堂主角。调研组还看到,学校开设多门选修课,绘画、手工艺、乐器演奏等等,让孩子们拥有多样化的选择。
山东青岛市文登路小学结合地域特色开设海洋课程,天津市万全小学设有飞机飞行模拟操作课。在调研组走访的多个中小学校,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给委员们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决定不了教育政策和课程设置,但可以改变课堂本身,提升效率,把学校该做的事做好。”天津滨海新区一位中学校长向调研组说。
他的话让调研组想到了,在江苏南通就基础教育阶段课业负担较重问题进行调研时,南通市八一中学采取的“四步阶进”的课堂模式。他们将预习、分享、拓展和评价四大板块融入教育教学,从转变学的方式入手,构建高效课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为了切实加强义务教育减负提质工作,山东和天津两地可谓全方位“出击”。山东省先后出台《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等40多个规范性文件;天津市实施了《关于义务教育中小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被学生家长称为“史上最严减负令”。两省市狠抓制度落实,建立学生课业负担公告制度,切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山东省2007年以来共检查学校1万多所次,曝光和查处60余所违规学校。
两地积极探索改进考试评价和教育管理制度。山东省实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免试入学的学区制度,建立“学业考试、综合评价、指标分配、录取多元”的中考招生制度,为中小学全面减负提供了有力保障。天津市积极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全市小学、初中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率达88%。两省市还着力深化教育管理改革,天津市制定实施了《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标准》,加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山东省在实行督学责任区制度,全面提高学校规范管理水平的基础上,积极简政放权,赋予校长自主办学权,潍坊、青岛还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大力推进专家办学。
山东省和天津市还通过建设家长委员会,家校联合共同促进义务教育减负提质。两省市通过建设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联盟”,组织家长课堂等活动,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为培养家长科学的教育观念,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方向一致、协调用力、整体育人的教育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义务教育减负仍困难重重
从教育部“减负万里行”活动开展以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提质工作有了一定成效,山东、天津等省市也积累了较多经验。“但从有关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的全国范围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来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状况仍然堪忧。”参与了2008-2014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持续监测的民进会员、教育专家胡平平表示。
监测结果显示:2012年,50.9%的小学和52.8%的初中周课时超标;43.1%的四年级和68.9%的八年级学生作业时间超标,学生校内外各项作业时间相加实际达到教育部规定的2.3-2.4倍。沉重的课业负担已经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部、卫计委的最新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小学生近视率超过30%,中学生近视率达70%。而在心理健康方面,学生因学业负担过重自杀、自残的消息屡见报端,个别教师因职业倦怠而对学生的体罚和语言暴力更是加剧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教育减负提质已经刻不容缓。
推进义务教育减负提质面临的困难是什么?调研组在调研中了解到,不同主体对课业负担的认识和感受不同,难以形成义务教育减负提质的社会共识,是义务教育减负提质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学校减负、家长增负”,常常使教育减负事倍功半。
同时,国家课程标准过深、过难造成的课业负担仍然存在。学校普遍反映,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任务难度很大,只有少数学校能够完成。山东、天津等地通过整合课程,已经删减了部分教学内容,但在国家课程标准不进行大幅度修改的情况下,课标实施的强制性规定制约了地方和学校深化义务教育减负提质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中考、高考改革滞后也制约了义务教育减负提质的推进和落实。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要求通过提高难度增大区分度,这种追求高难度的选拔(淘汰)压力不断向前、向下传导,大部分地区的中考也采取与高考相同的高难度、高区分度设计思路,严重阻碍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减负提质工作。
此外,外部社会条件也影响着义务教育减负提质工作的深化。招人用人过于强调学历,一些国企、银行在招工时只招收录用部分名校毕业生,各行业收入差距较大……要有好收入就要有好工作,要找好工作就要有好学历、上好大学,严密的压力传导链条致使学校减负而家长增负的现象在所难免。
■突出育人目标,淡化考分和升学率
看着中小学生书包一天比一天重,眼镜一天比一天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鲁景超深感忧虑。“教育不能急功近利,至少要搞清楚,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的确,引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进而在义务教育减负提质上形成改革共识已成当务之急,而这一过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各级政府把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建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考核制度;把减负提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落实;加大对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的宣传推介力度;突出育人目标,淡化考分和升学率;在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建立家长委员会,切实发挥家长在素质教育中支持、参与、监督的作用;加快劳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明确改革预期,引导社会形成科学理性的人才观。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李晓明期待可以赋予学校、校长更大办学自主权。“可不可以让各省市结合当地实际自主编写教材,与教育相关的重大问题可不可以进行地方立法?”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调研组成员的共识。大家普遍表示,应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把转变政府职能与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相结合,将全国统一课标由指令性改为指导性,实施管办评分离,实行教育家办学。大力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同时,应快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教育均衡发展的顶层设计中需关注更多的细节,比如:学校不能盲目追求规模,教师流动不能仅仅依靠行政手段,生源调控政策需要进一步调研等。“这也是之前在南通调研时,十里坊小学的一位教师提出的,我觉得值得思考。”
评价机制是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只有全面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才能使减负提质真正落到实处。调研组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价应弱化区分度和选拔性,要牢固树立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合格公民的教育目标,使中小学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而不是只对分数负责,对学生的终身负责而不是只对眼下负责,对所有学生负责而不是只对升入名校的学生负责。
推动课程标准修订,减少教材中超标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也是调研组成员的一致看法。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确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不同课程中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和内容加大研究整合力度,减少课程内容,降低课程基准难度,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基本掌握。同时,严格按照课标编写教材,禁止超越课程标准的内容进入教材。广泛吸纳一线教师意见,使教材不仅满足专业化要求,更要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认知与学习能力。
此次调研形成的《关于以减负提质为重点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调研报告》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多次批示。义务教育减负提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课程改革、考试改革、教研改革、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改革、教育观念转变等方方面面。作为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民主党派,民进将继续为义务教育减负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