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7月,爱国报人刘髯公创办了杨村镇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清真平民小学(又称新天津报私立第一平民学校、杨村镇私立第一初级小学)。
据1935年11月29日《新天津报》发表的《清真学校施平民化》一文载,“本报社长刘髯公君,平素关心桑梓,以救济无力生活之民众为天职,因鉴于文盲载道,无力求学儿童居多,兹为避免儿童失学起见,以自己新建筑瓦房,独资承办学校,命名清真平民学校。有力家庭交纳最低学费,无力家庭一概免费,并请李东坡君担任管理员,监理校内一切事项。陈仙桥为名誉校长,聘有两位教员担任教授,儿童就学者颇为踊跃。专级教员热诚教授。以致数年以来办理成绩甚佳。亦教员认真服务之成绩。所谓平民化学校名实相符也。”
另据1931年6月14日出版的《新天津报》所发表的《杨村设平民学校》一文载:杨村镇原有高级小学1处,初级小学数处,但因地窄人稠,当地百姓多感不便,并且杨村镇河西的“八日集”一带地方,既无学校之设,复因贫民过多,所以失学儿童甚多。《新天津报》社长刘君髯公,原籍本镇,深悉此种情形,乃慨然出资,于“八日集”一带创立一所平民学校,校名为“新天津报私立第一平民学校”。校长为陈仙桥(樵)。陈校长是著名教育家,具有多年办学经验,此次受刘髯公之聘,担任校长。
关于这所学校内部设置及设施情况,1935年12月2日《新天津报》发表的《民众教育馆广设民校》一文曾作了详细记录,为缅怀先贤,保留珍贵教育史料,笔者将其抄录如下:
“清真平民学校校址设于河西八日集,校址系本报社长刘髯公君之独资建筑四合瓦房,地点适当,房舍为各校之冠。统计房间约二十余间,内中:正北为校长室及董事长室,两旁为教员休息室。东为接待室,西为第一教授室。内计分二、四年级学生,两旁为库房。外院正南为第二教授室,内计分一、三年级学生。西为传达室,东为厨房,外有厕所,均异常讲究。此外,设有扩充体育场,并有篮球组。校内服务人员,除聘名誉校长及董事长外,另请管理员一人,教员二人分担教授。服役一人。另闻该校拟于明春组织图书室,实行与否,尚难料定。按该校设备与组织,不为不完善也。”
1935年12月4日的《新天津报》载,清真平民学校每年需经费约800元,由《新天津报馆》补助580元,学费收入220元,“自来经费既不富裕,然亦无甚亏欠”。
发现上述史料后,很自然让我联想起如下一些问题:杨村清真学校坐落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它与今天尚在的杨村街回民小学(原杨村镇回民小学)是否有联系?它后来的情况又如何?探究并回答这些问题,对于研究武清的教育史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日,笔者围绕上述问题赴杨村七街一带进行田野考察,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关于杨村清真平民小学坐落的具体位置,从前面提到的相关历史信息中,我们知道其旧址为刘髯公自己所建设的一所四合院。我们只要找到这个四合院的旧址,学校的具体位置也就确定下来。据七街居民穆大姐介绍,原七街居委会办公处为刘髯公的老宅,当地居民称之为“刘报馆”。“刘报馆”位于清真北大寺东端的一条胡同北侧,笔者按照穆女士的指引来到现场,发现这里早已变成了一处居民住宅,看上去占用的面积并不大,若这里成为一所拥有二十多间教室的学校,估计不太可能。笔者推断,这个地方肯定是刘髯公的自家住宅(故居旧址),并不是清真学校的所在。这个地方被我排除了,那一定还会另外再有一处。按照以往的研究经验,新中国成立前后,很多公用建筑都有“继承性”的特点,即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以前,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一些公用建筑的使用方向都有其历史延续性,如以前是学校,以后仍作为学校使用。那杨村清真平民小学会不会就是现在的杨村街回民小学呢?我曾在网上查到了杨村街回民小学的简介,杨村街回民小学成立于1952年,至于这所学校与清真学校是否有联系,简介里并没有提到。
笔者来到了杨村六街与七街交汇处的静安大街上,正巧遇到曾在杨村街回民小学任教的马成舫老师。马老师非常热情,他告诉我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回民小学分两个校区,主校区在七街一个四合院内,4至6年级的学生在此上课。这个四合院坐落在保安大街东侧,即现在聚福兴饭店停车场所占据的位置。分校区在六街的“赵公馆”。1至3年级的学生在这里上课。所谓“赵公馆”,原是当地一位赵姓乡绅的旧宅。上世纪80年代,因校舍不敷使用,故在建设路青柏巷建设了新的校区。原主校区、副校区所有班级全都归并到了新的校区上课。
马老师用钢笔帮我绘制了一张回民小学平面位置图,按照这张图的标示,当时学校为一所四合院,四合院北侧一面,有3间大教室,有3个班级上课。四合院南侧一面的最西端是学校大门,紧邻大门的东端是2间大教室,平常有2个班级在里面上课。四合院东侧邻近运河边,在这一面的最北面有一个小门,可以直通运河边。这一面的南端有2间大教室。也有2个班级上课。四合院西面,是校长室及教职员办公用房。四合院内原有一棵大柳树。出四合院南面正门是操场,占地面积与四合院差不多。操场的西侧是厕所。
我按照马老师的指引,沿静安大街走到了与之衔接的保安大街上。经穆大姐指认,找到回民小学的旧址位置。穆大姐告诉我,她们家对过的那个大门(位于保安大街东侧),就是原回民小学的大门,大门北边还有门房(相当于传达室),是以前的老建筑。除此外,学校的其他建筑已经拆除了。我站在穆大姐家的高台阶上往东观察,果然在这间平房的东侧,看到了紧邻这间平房的大门。但马老师所说的大门朝南开,而我所见到的这个大门则是往西开。经询问马老师再次核实,原来大门最早却是朝南开,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为方便出行,才将大门改建到了西边(即直对着保安大街)。
关于杨村清真平民小学与杨村街回民小学的关系。我从目前所了解的证据,基本上可以确认其存在继承关系,杨村街回民小学主校区就是清真平民小学的旧址。支撑上述结论的证据有三个方面:首先两个学校的建筑均为四合院,如把民国老报纸的记载与马老师所提供的平面图进行比对的话,建筑形制及配套设施基本吻合。其次,查阅民国期间的杨村老地图,这“八集”的位置,就是指今七街邻近运河一带的地方,当时七街居民区均沿运河西岸分布,最西不超过清真北大寺,这样南北狭长的一个地方,不会有第二个占地面积相对较大公用设施。否则,当地居民不可能不知道。第三,杨村街回民小学之所以把自己建校时间确定为1952年,可能是因为撰写校史的人员不清楚回民小学与清真平民小学的继承关系,或者忽略了这段史实也未可知。
据史载,一直到抗日战争初期,杨村清真平民小学仍然存在。1942年,《新天津报》被迫停办后,该学校便失去了经济来源,加之时局不靖,笔者推测这所学校有可能停办(此后的报纸未见该学校任何消息即可提供佐证)。1952年,杨村街回民小学在原清真平民小学旧址重新创办了回民学校,这应当是杨村清真平民小学的最终归宿。
笔者在此不过是抛砖引玉,唯期待专家及知情人指教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