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张医生了!原以为我的病要去平凉市里的大医院才能看,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治!”病人口中的“张医生”名叫张志颖,是区医院神经内科的主治医师。今年4月,41岁的张志颖因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与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结缘,被委派到静宁县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结对帮扶工作,成为这里的一名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从无到有治病无需出“家门”
“在武清对口扶贫静宁之前,这里没有成熟的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技术,病人要转诊到平凉或者兰州市级医院进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很多都是突发性疾病,往往耽误了黄金抢救时间。”提到当地医疗技术的空白,静宁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刘随玲感慨地说。
“静宁在这方面是空白,但武清区医院却拥有国家级资质的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张志颖介绍说,“区医院神经内科在卒中中心占据重要位置,从初期的基础设施到卒中单元的建设,再到卒中诊断技术、随访及教学科研、管理质量都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卒中管理质量方面也有很好的方式方法。”
2019年12月,在武清的帮助下,静宁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通过认证,正式挂牌。新技术的运用,大力提升了当地的医疗水平,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治疗,而且享受到的是三甲医院技术。
卒中中心建成了如何运行,成为静宁县人民医院面临的难题。作为区医院第二批援甘医务工作者,张志颖接过对口扶贫的接力棒,推动卒中中心具体的诊疗流程更为合理化,有序开展静脉溶栓工作,使当地神经内科医生能够充分利用卒中中心的资源配置,熟练并快速掌握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适应症及禁忌症,让患者达到最大获益,减轻脑血管病后遗症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
师徒带教一身所学倾囊相授
扶贫期间,令张志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名81岁的老年卒中患者。“蒋大爷入院就诊的时候,主诉双眼向下方视物时出现重影,下楼困难并伴有头晕,症状持续一周,逐渐加重。先在眼科就诊,未明确诊断,口服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症状也没有好转。后来到我们神经内科就诊,经过详细查体,我发现他的滑车神经麻痹,不除外脑干病变,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双侧基底节区陈旧脑梗死,未发现责任病灶,但结合他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仍不能除外中脑病变。我向他的家属交代了病情,商议后,完善患者脑干核磁共振薄扫后明确诊断:急性中脑梗死。”张志颖一边回忆蒋大爷的就诊经过,一边欣慰地说,“好在我们确诊及时,予以营养脑细胞、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等治疗后,病人的症状大有好转。”
张志颖的诊疗经验,让科室内的其他医生受益匪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里,我不能只做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还要把技术留在这里。”张志颖斩钉截铁地说。
“我们科建科时间比较短,但是我们的水平在平凉地区来说是比较高的。这个水平的提高在于张老师对我们细心地指导,每周定期讲课,带大家统一查房,对神经系统疾病规范的诊治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科室的医生相对比较年轻,业务能力在短期内有了很大提高,都是张老师带出来的。”张佳音是神经内科住院医师,也是张志颖在静宁收的徒弟,提到自己的师父,她面带自豪。
在静宁的这段时间,张志颖积极为静宁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指导阅片及制定诊疗计划,以对口扶贫为契机,发挥传帮带作用,既“输血”也“造血”。截至目前,静宁县人民医院已成功开展脑梗死静脉溶栓28例,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溶栓效果良好。自去年卒中中心成立后共收治了520余名脑梗死患者,经过科学系统治疗,总体效果满意,减少致残致死率发生,减轻了社会及患者经济负担。
拼命三娘患者口中的张专家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了啃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个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张志颖从来到静宁的那一刻起,就坚持手机24小时不关机、晚上睡觉不调静音。“拼命三娘”张志颖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开展手术、讲座培训、教学查房一样不漏。休息时间还要在宿舍整理每周讲课要用的笔记,难理解的地方她就自己手绘图纸,方便大家学习。
考虑到当地百姓对慢性病的用药指导和健康咨询的渴望,张志颖和其他科室专家一起,开展义诊沙龙活动。下沉到基层一线,解答健康咨询,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用药指导,为患者量血压、心肺听诊,开据相关治疗药物,解决百姓健康问题。
想要得到认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张医生身体不是很好,天气变化的时候,她可能会关节疼,但是她从来不和我们说,只要我们有需要,不管是下班时间,还是晚上睡觉时间,她都会随叫随到。”在刘随玲心中,张志颖是一个责任心强,工作起来非常忘我的人。只有百分之百的付出,才能以真心换真心。
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让张志颖与静宁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但是对家乡亲人的挂念、对孩子的想念,始终牵动着张志颖的心。“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赋予了我能量,让我有信心圆满完成扶贫任务。我女儿虽然只有10岁,但是她知道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是她知道妈妈是一名援甘医生,感到非常骄傲。”
武清对静宁的精准扶贫,为张志颖提供了一个施展抱负、实现理想的舞台,也通过张志颖把武清最前沿的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送到了陇东大地,让受援地群众同享“民生福祉”。张志颖将和所有武清援甘干部一道,用真情和汗水,在这片曾经偏远贫瘠的土地上,绘就改天换地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