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张德夫于1949年11月被派到天津华北油脂公司审计室会计科工作,公司在原法租界俱乐部。翌年初,全家到津住一区迪化道340号(今鞍山道152号),老总医院大楼斜对过。我在五区第十四小学(前身农苗小学)就学。此时全家六口,仅靠父亲一人工资过活。为了贴补家用,母亲为华北油脂公司单身宿舍的职工洗衣服,我则承担了取送衣服的重任。
1952年6月,母亲李淑贞因劳累患了胸膜炎,越来越重。父亲请了天津名医潘其勋来治,最后母亲在总医院不幸去世。那年我十一岁,月珠姐十三岁,智珠妹九岁,继祖弟仅四岁。家里的生活很困难,大哥绳祖、大嫂刘凤霞在张家口工作,他们省吃俭用,接济家里。奶奶、大姑赶来天津,将弟弟妹妹接到北京。我和姐姐与父亲在津生活,是年我家从鞍山道搬到了马场道志达中学(前身刘冠雄旧居)主楼对过。这里是二层小洋楼,楼前有小院,院内有传达室,楼前门两侧各种着一棵丁香树,春天一开花可香啦!当时,我和姐姐还在原来的学校上学,姐姐在鞍山桥一区一小,我在拉萨道上的五区十四小。每天要走很远的路,下学回到家要生炉子做饭,还要做出明天中午的饭。中午饭在学校吃,经常带的是窝头,买二分钱的豆腐脑,吃得还挺香。
1953年春天,继母杨淑珍来到我家,我们的生活正常了。1954年,我家又搬到迪化南里(众诚里)34号,这里过去是日租界,房子是日式的。搬到这里上学就近了,从家到学校用不了10分钟。这年我的小妹慧珠出生了。有一天,父亲下班回家,说在单位拿水杯不得劲儿,当天夜里就得了半身不遂,经多方医治,虽有好转但留下残疾,特别是左腿,能上下楼,但很不方便。
1955年,我小学毕业,成绩优秀,被保送到十六中(今耀华中学)。上初中不久,我家又搬到解放北路58号,在后来的天津艺术博物馆对过,离天津图书馆很近。我从小学五六年级就喜欢看课外书,升入初中后,到了痴迷的地步。我办了一张借书证,每天要看50页书,有的书我能看懂,有的书似懂非懂,如《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以及鲁迅的杂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鲁迅的韧性战斗精神,对我影响很大。从上初中开始,我对民间文学产生了兴趣,放学后就钻进市图书馆阅览室,借阅有关民间文学的书刊,搜集谚语。我初中时在报上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就是搜集的谚语。
在解放北路住了一年多,1957年我家又搬到和平路300号。这是一座二层楼,有个后院,后门开在平安里,一般都走后门。和平路是繁华的商业街,马路还有电车,我家住的是二楼,共两间房,其中一间朝着和平路,看“五一”“十一”游行可方便了。在这里住的时间不长,又搬到了山东路29—31号。父亲单位的山东路宿舍是一座筒子楼,三层,不过第三层原是储藏室,又矮又小。我家住在二楼,南北各一间。八年来,我家搬来搬去,1958年终于在这里安定下来,一直住了31年。1989年赶上一轻现代技术学校最后一次福利分房,我才搬到小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