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历史上地理条件恶劣 先民生存艰难 津东南地区如何“沧海变桑田” 文钰胜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7-28 00:45:15
渤海湾沿海平原被称作“退海地”。贝壳堤和牡蛎礁是这一“沧海变桑田”过程中记录人类活动的两类珍贵海洋地质遗迹。若大致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以东的海河为界,其北侧宁河区、宝坻区及毗邻的唐山市西南部是“牡蛎礁平原”,南侧则是“贝壳堤平原”。在天津市津南区、滨海新区中南部(原塘沽区和大港区)、静海区和河北省黄骅市、海兴县、盐山县及山东省无棣县、庆云县和东营市沾化县、垦利县等1万余平方公里的沿海低地上,分布着5道各自断续绵延上百公里、由海洋贝壳及其碎屑组成且凸起于当时地表之上的长垄状堆积体,俗称“贝壳堤”。这5道贝壳堤与泥质低地相间,大致与渤海湾西岸、西南岸现代海岸线成同心圆状展布。分布于内陆、距现代海岸线约50公里的贝壳堤年龄最老,距今约6700年至5500年间。向东越接近现代海岸线的贝壳堤越年轻,依次是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3300年至3100年、2200年至1200年。最年轻的一道贝壳堤沿现代海岸线分布,年龄距今约1000年上下,在清末“小冰期”结束时才逐渐停止发育。这些贝壳堤的厚度一般约2至4米,宽约数十米至上百米,是分隔当时泥质潮滩和其向陆地一侧潟湖洼地的天然屏障。
 
然而,贝壳堤相对低矮的地形,加之断续分布而出现很多缺口,不足以完全抵御涨潮海水、特别是风暴潮侵袭。笔者在原大港区的地质调查以及碳14测年研究表明,两千余年前的西汉初期,天津先民在距现在大港独流减河入海口5公里处的穿港路地区从事零星的捕鱼活动。天津市东南部沿海在公元6世纪南朝后期才从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潟湖洼地”转为被高潮水淹浸的“盐沼低地”,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金元时期。从西汉至金元时期千余年间,天津东南部地区地理条件恶劣,并不适合人类大规模定居。
 
李风林先生的《渤海湾西岸环境地质图集》(2016)和笔者近年新发现的天津先民在西汉初年利用海洋的证据表明,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平原”自西周以来的历代考古点均分布在相对高亢的地方(大部分在贝壳堤之上),而堤后的潟湖洼地几乎从未发现人类活动的遗存。1996年12月,因修建沿海公路而在上古林津岐公路西侧约200米处的潟湖洼地取土,意外发现了一座“船形”墓葬。该墓南北向,长3米、最宽处1.06米,北端收敛为尖头状,墓无顶而周边有三四层灰砖垒砌。墓内仅有一高约40厘米的灰陶罐,内盛人类骨骼。据考古学家陈雍先生鉴定,属金元时期的“二次葬”。这座墓葬位于第二道贝壳堤的第一支堤上,这道支堤形成于距今约2000年至1700年前,即公元初年至三国末期。由此可见,自那时直至金元时期,天津市东南部沿海地区地理条件仍然很恶劣,不适合人类定居。而这一简陋的船形墓葬建在比周围潟湖洼地稍高的贝壳堤上,揭示了当时躲避战乱的流民在此短暂居停的历史。
 
http://www.dashoubi.org/gongyi/zonghe/gyzx/2020-07-28/139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