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基层写作的受限之所 楚些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6-12 17:58:52
作为文学批评工作者,如果不是刻意回避或者有着象牙塔式的自我限定,就很难绕开全国范围内为数众多的基层作者。这里所使用的基层写作仅仅是一个描述性概念,对应那些在写作的第一级门槛上下游走的文学作者,他们以县区作者为主,虽然人数可观,但在文学声音的传达及话语阐释方面,他们无疑又属于王小波所言的“沉默的大多数”。
 
就不同体式而言,诗歌、散文这两类的基层作者无论是在分布的广泛性上,还是在人数规模上,皆位居前列。如果没有特殊的机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一直在写作的有效与无效之间挣扎,在第一级台阶和第二级台阶间徘徊。托尔斯泰曾经指出,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以此为参照,虽然对于每个基层作者而言,其颓唐,其困境,其写作瓶颈,各有各的不同,差异性因素也非常明显,但还是有共性的因素制约着他们的进步和自我突围。
 
作为“70后”的文学批评工作者,我曾经历并见证了网络论坛的兴衰,也目睹了其他新兴平台的崛起以及附带的问题,并与诸多基层作者有过切身的交集(改稿荐稿、评委经历、讲座授课)。根据我个人的观察,认识到为数众多的基层作者难以实现自我突围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信息贫困上,这里所言的信息贫困包括如下三个内容:阅读的贫困、交流的贫困、刊发的贫困。
 
每一种文体皆有其自身的特性,指涉的信息区域并不相同。阅读的贫困指的是自身阅读的关闭和阻塞状况,我注意到在一些基层散文作者那里,中学教材构成了其写作主要的参照系,这种情况虽然难称典型,但却令人惊悚。步入的层级越高,愈发就会懂得,即使是经典的文学作品,也仅仅是解决文学技巧的问题,若想真正地打开自己,扩容自我的视野和见识,恐怕还要阅读文学之外的优质图书。交流的贫困指的是平台的丧失或者说平台的异化问题,基层作者即使有条件参与了新媒体创造出的交流平台,要么不敢说话,要么自身悄悄“扔链接”的行为也会加剧平台的异化,当下,文学类微信群和微信公号无不染上宿命的色彩,就是明证。刊发的贫困,指的是对文学刊物资讯的不了解以及缺乏“贵人”和推手,进而导致自己的作品只能在地方公号和内刊上兜兜转转。互联网虽然摧毁了诸多信息阻碍,但在基层文学作者那里,信息围墙依然客观存在,如果不能解决自身的认知问题,这堵墙恐怕很难开出口子。
 
http://www.dashoubi.org/gongyi/zonghe/gyzx/2020-06-12/134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