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办好自己的事?这既是认识论问题,又是方法论问题。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要多些问题意识,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上。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和办好事情的前提。正如马克思所言,“一个问题,只有当它被提出来时,意味着解决问题的条件已经具备。”如果在工作中漠视问题,本身就是问题,是不可能将事情办好的。任何“掩耳盗铃”式的自欺欺人,或以“鸵鸟心态”回避闪躲,都会使问题积重难返,错过解决的最佳时机。反之,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发现问题就等于抓住了事物的矛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抓发展的非常时期,尤其需要把问题导向贯穿始终,敢于啃硬骨头,盯住痛点、难点、堵点下苦功。
问题,需要辩证地看待,有问题,就说明有进步的空间。因此,要有“问到底”的勇气,挖出问题,才可能根治问题、把事办好。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例,我们常说“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进”无止境就是要不断解决新问题。天津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防疫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因供应链出现问题,生产遇到困难,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帮助解决后,又进一步发现,企业研发新产品需要相关技术扶持,于是在临床试验、申请受理等阶段提前介入,与企业合力冲关,最终实现顺利投产。无论是急企业所急,开展“个性化”精准帮扶,还是走进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都是立足岗位“办好自己的事”,都需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作为。
办好自己的事,重心在“办”,目标在“好”。真正以问题为导向,必然是与“结果导向”相一致的,最终是要体现在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效果上。效果取决于实干,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把问题当成机遇、当成阶梯,能解决的,及时解决好;对难度大的、需要长时间努力的,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确保解决一件成一件。
清末状元张謇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金榜题名时已经41岁。他初入科场很不顺利,有一次考试排名很差,老师骂他,说一千个人考试,录取九百九十九个,你也中不了。张謇遂大书“九九九”三个字,挂在屋里自勉,发愤苦读,此后虽然仍数次名落孙山,可到底坚持下来,最终成为头魁。
进取的人生总能实现逆袭,张謇的故事又一次印证了这个道理。现在有些人爱说,人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开局的确重要,但对其如果过于在意,就把成败看得片面了。强调“不能输”,是把失败仅仅看作了失败,而排除了从中吸取教训、获得激励的一面。不为一时起伏而沮丧,而去追求个人发展的整体“上扬”,总能活出一分精彩来。
在逆境中反败为胜,坚韧而不气馁是前提。不久前一段独臂少年打篮球行云流水的视频爆红网络。男孩不放弃梦想、拼搏苦练的精神,令网友赞叹不已,也不禁让人想起海伦·凯勒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仍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奥斯特洛夫斯基身处瘫痪状况下仍完成不朽名著的经历。困难越大,人越刚强,这正是人性的闪光之处,也积聚成了文明赖以前行的动力。当下处于升学时期,诸多学子中难免有成绩不够理想的情况,若能以“大不了从头再来”的韧劲锚定目标、奋斗进取,也就为自己打开了新的希望之门。
逆袭是一种突破,既要有进取之心,也要有进取之“术”。失败不会因为重复上一千遍,就自动转化为成功,总是要在其中找到原因、总结规律,才能把经验教训转化为能力。坚韧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方法,帮助我们拓展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