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 正文

北京军海中医医院举行癫痫中西医结合治疗学术研讨会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8-02 23:11:22
唐山古冶地震,京津唐一线各地均有震感。我在惊醒后打开朋友圈,发现几十条时间连续、整整齐齐的消息都是——“地震了”。上下滑动了几次,朋友圈又有了新的“刷屏”内容,有人写了很长的震感描述,有人拍了楼下聊天的大爷大妈……此时再点开新闻网站,地震监测机构已经发布了官方消息,震中、震级、震源深度等信息齐备。
 
地震的消息在社交平台的传播,与地震波本身的特征有些相似,乃至其他社会事件、舆论声浪的扩散亦是如此。
 
事件的发生就像是地震震源的震动,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自媒体纷纷发声像是纵波,速度最快,但能量较弱,信息搭载也不足。充斥朋友圈的“地震了”并不一定是一个确定的消息,有可能只是一句感叹或者疑问,是个体在遭遇突然来袭的大事件时习惯性地向他人、集体靠拢以寻求安全感的自然反应。如果反应周期短,那么大家还在忙于寻找同盟;如果反映周期长,就会出现喜欢编造故事、搬弄是非的造谣者,以耸人听闻的消息吸引关注;造谣者中又会躲藏着以利益为目的精明人,借机营销是他们的常用手段。
 
官方消息、新闻速报像是横波,因为需要调查、核实与确定信源而稍慢一步,会在纵波后到达,但能量较强,所产生的影响力也更大。能够制止谣言的一定是可靠的真相。在自媒体出现之初,一些人抱怨“官媒缺位”,乃至产生“漏报瞒报”的误解,这其实是忽略了新闻制作与传播的规律。在很多新闻事件中,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尚且不一致,旁观者随便发条朋友圈或者拍段短视频,又如何能代表完整的真相呢?上蹿下跳的纵波是个活跃分子,但迟到一步的横波带来的才是有分量、有冲击的真相。
 
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会激发出混合波,混合波沿地表传播,是造成建筑物被强烈破坏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又与当下的舆论场特征极为相似。很多时候,自媒体消息与新闻事实存在出入,各种声音在舆论场中相遇,总会吸引各自的支持者站在对立角度展开辩论,乃至掀起网络骂战。这种骂战基本没有来由,也没有结果,只是加重了意见对立、观点分歧。
 
归根结底,舆论“混合波”中存在的往往并非“谁对谁错”的问题,而只是“角度不同”的差异。“所见即真实”,那仅仅是因为一个人、一双眼、一个视角而存在的部分真实。笃信自媒体,无异于闭目塞听,管中窥豹。新闻人能带给受众的,应当是尽量贴近当下的整体真实。非常幸运的是,我们既可以从自媒体中寻找情感的共鸣,也可以从新闻媒体的报道中触摸到事件整体的样貌,那么就该保持耳聪目明的开放心态,不偏听偏信,也不必急于下断言。
 
毕竟,震后总有余震。舆论场的波动,也会有发展和蔓延的空间。所谓“让真相飞一会儿”,正是呼吁人们多做观察,少打嘴架,又有什么不好呢?
 
几日前,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家乡的那条河,村里人叫它小溪,我叫她灵河。
 
在梦里是夏日,风恣意吹过山间,有清晰的香樟树味儿。风暖暖的,迎面扑来,像毛绒大抱熊贴着皮肤的触感。清澈的灵河水,阳光洒在上面,水波一漾一漾,晃动起来,格外迷人,像碎金子。
 
水底的鹅卵石静静地卧在那儿,石花鱼不疾不徐地在“碎金子”里游弋。我光着脚板踩鹅卵石在灵河里走,脚心与鹅卵石碰触,轻微的硌脚令我莫名愉悦。灵河水又暖又凉,两种温感同时安抚着我。两三厘米长的石花鱼,从腿肚子擦去,又灵巧地闪开。
 
梦里的我,专注地感受着风、水温、鹅卵石、石花鱼、气味……我与宫崎骏电影里的人物千寻重叠在了一起。分不清,我是千寻,还是千寻是我。梦里的我,望着灵河的景致眼睛湿润,心里暖暖地软和着,一个词也说不出,像失忆症患者喊不出亲人的名字。风中飘来一个声音说:“别去找词汇了,去感受。”这个声音,这么熟悉,是小白的。小白曾和我说过,文字长久不召唤她们,会丢失。我丢失了词汇、句子,就像很多生活的片段永远消失在忘川河。
 
电影里的千寻,也有个朋友,叫小白。小白是一条白龙,是河神。而河川在人类世界已经被填埋了,上面盖上了建筑。小白对千寻说:“我们会再见面的,不要回头,一直走,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我只能送到这里了。”千寻回到自己的世界,她丢失了她的小白,再也不会见到了,像一个梦,碎了。
 
我丢失了,我的灵河。灵河没了,我童年、少年生活过的村子浸在了几百米深的水底。深邃的水体,陌生的水体,它有一个新名字——千峡湖,又叫滩坑水电站。
 
醒来后,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说不出。似乎从空气里捕捉到了轻微的耳语——“灵河,灵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