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 正文

邯郸钱氏中医院评价怎么样 努力营造舒适就医环境倡导人文医疗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6-24 21:22:30
相声艺人之间的分账,行话叫“掰杵”。其中有约定俗成的规矩,也体现了合理、义气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旧社会,多位相声艺人合作,在经济上执行的是“均杵”,也就是以平均分配为原则“掰杵”。每天的收入“亮盒窑”,即账目公开。多人在一起上园子或“撂地”,大都是说一段一“打钱”,轮换上场,有的敛钱多,有的敛钱少。但无论敛钱多少,都把钱放到一起,由“掌穴”的按照事先约定的“份儿”来分配,行话叫“拿份儿”。一般艺人都拿整份儿,即十厘份儿,差一点的拿八厘份儿、七厘份儿……依据是该艺人的声望和水平。有的声望高水平也高的艺人,甚至可以拿到一点二份儿、一点三份儿……而尚未出师的徒弟,拿的是艺人们分剩下的零钱。“掌穴”的拿多少钱?有无“污杵”的事呢?按规定,“掌穴”的应多拿半个人的份儿或一个人的份儿,但很少有“掌穴”的多拿钱。上个世纪40年代,尹寿山在连兴书场“掌穴”,个别艺人怀疑他“污杵”,其实并不是这样,到了过年的时候,他会把余钱拿出来分给大家,让大家过个富裕年。尹寿山领导的艺人,日子过得都比较好。
 
几个人搭伙去外地,基本上都是“均杵”。如其中一人突然患病,不能再演出了,大家照旧要给他一份儿钱;如需治疗,费用从大家的收入中出;如回家养病,路费也由大家出,演出收入还要给患病者留出一份儿,回家乡后如数相赠。
 
有的相声艺人碰上婚、丧、嫁、娶等,不能按时参加演出,要由这位艺人自己找人替他上场,而且还要找比自己能耐大的。救场如救火,所有艺人也都把救场视为己任。演完后,根本不等分钱,而是主动告诉后台“掌穴”的“挂杵”,也就是把钱仍然给有事来不了的艺人。
 
再来说说“逗哏”和“捧哏”之间的“掰杵”。除了师父给徒弟“捧哏”是对半账,两人各拿一半外,一般是按“四六”分成,十元钱“捧哏”的拿四元,“逗哏”的拿六元。甚至有的“捧哏”和“逗哏”的分账比例到了“二八”“一九”。这个比例是由二人协商,秘而不宣。但也有打破规矩者,如常宝堃和赵佩茹合作,就是对半劈账;马三立晚年由王凤山“捧哏”,王是马三立的晚辈,而且每个段子还都需要马三立给他排练,行话叫“一口一口喂”,但二人分账却不分大小份儿;陈涌泉因年龄原因不能经常给李金斗“捧哏”了,但逢年过节李金斗在北京有演出,便开车接他为自己“捧哏”,并将收入全部送给陈涌泉。这样的例子在相声界比比皆是。
 
所以,人们喜欢相声,同时也喜欢相声界的仁义。
 
相声演员的基本演出服装是大褂儿,下篇给您讲穿大褂儿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