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环球视野 > 正文

“卫”之称与京津冀文化圈 吴裕成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6-24 21:05:12
作为天津文化标签式称谓,“卫”在岁月里叫响,深印于人们心底。至如今,尽管有“津派”分了荣光,但“卫”仍以底蕴久积的醇厚,撩拨一方乡愁,融汇沽水情怀。这“卫”可不是关起城门的自说自话,甚至不妨讲,靠着外地人的心系相呼,才成为较广地域流传的一种约定俗成——这话题,也就离不开历史上京津冀的依存和互动。
 
在津沽,老年间冠名以“卫”的文化事物有不少。如戏剧曲艺,卫派梆子、卫子弟书、卫调大鼓;民间美术,杨柳青年画称卫画;庙会表演,高跷称卫跷;乃至妇女发型,清代崔旭《津门百咏》“只有人家云髻样”,并注“妇人髻样,高起前向,他处呼曰‘卫头’”。崔旭是天津府庆云县人,多年津门生活,其笔下“他处”云云,很有内容。
 
这卫,自然是天津卫之卫。明永乐初,因设卫而建城。卫是军事编制。三卫一城,又称三津,天津城市史的肇始,起点在此。“卫”的称谓,可以说与生俱来,如影随形,即便撤卫建州、升州为府之后也不曾离开,并且历经近现代大都会,相随永远。
 
然而,关于这因缘,却可有一问:《明史·兵志》到处设卫,天下那么多卫,为什么天津之称卫,会演变为近乎专属的地名?原因有三:其一,京畿门户、河海通津的区位优势,在城市发展中不断兑现为社会经济文化实力;其二,很长的时间里,天津只是卫的名号,而非县州府,不像蓟州卫、靖海卫借用州县称谓,保定府被左右中前后五卫借名,有河叫府河而不名卫;其三,天津地处海河流域出海口,九河下梢、运河津要,舟楫为昔时重要的交通方式,助益燕赵大地的熙来攘往——交流中,京津冀共同叫响了“卫”。
 
民间老话:下卫。南北运河汇海河,船行北运河来津叫下卫,走南运河到津叫下卫;由海河入海的还有子牙河、大清河。河道网络,使沿海的天津连起腹地的纵深。于是,胜芳人驾船下卫,大城、文安、任丘人乘船下卫,围着白洋淀的安新、容城、雄县,船只可下卫,保定的府河通着白洋淀,也就通达天津卫。下卫,当然是双向往来。下卫,活泛物流、促进经济,交流了文化。光绪年《津门杂记》载,天后宫皇会进香船“数百里而来,由御河起,沿至北河、海河,帆樯林立”。远来者的皇会之旅,也是下卫之旅。
 
下卫的下,就河流上下游而言,如同旧时天津城里居民称劝业场一带为“下边”,津南人自称“海下”一样。邻近白洋淀的古鄚州,扁鹊庙会闻名遐迩,有民谣“进过京,下过卫,赶过两年鄚州会”。与山东一河之隔,在河北盐山县千童古镇,纪念徐福东渡的庙会很精彩,民谣说“去过京,串过卫,不如到千童赶庙会”。河北这两地,民间借京借卫夸自家的庙会,仅说广而告之的效果,已是京津冀共赢。
 
燕赵大地的历史进程,造就了京津冀文化圈,相互依存、交流而发展。单说曲艺,清代中叶冀中流传木板大鼓,以河间话演唱。后传入天津,称“怯大鼓”。来自沧州、河间、深县、霸州的演员为适应观众,开始采用津音,称“卫调大鼓”,唱红了;为进京,又用京调,于上世纪30年代发展为京韵大鼓。
 
这一曲种的演进,连着冀、津、京,天津不仅仅是接受者,区位优势及所涵养的文化优长,在此过程都有体现。京派艺术也传天津。譬如八旗文化的产物子弟书,经津人改造,于同治光绪年间形成卫子弟书。上世纪20年代,沽上有诗“卫调别京腔”,品评当时演出的卫子弟书。
 
再说民间美术。“年画”名称尚未传开的年代,杨柳青印品有个鼎鼎大名,叫卫画。这大约起于京华,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腊月“卖卫画”。《春明采风记》说,“画出杨柳青,属天津,印版设色,俗呼卫抹子”。很传神的三个字,概括产地连同印制风格。
 
搬一句俗语来结尾:“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勾腿子”(《漫话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勾腿子指摔跤运动的招式,表示武艺拳脚。这句俗语,是京津冀的另一种“同框”。
 
http://www.dashoubi.org/news/shwx/2020-06-24/136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