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对洪晃的印象大多是“离经叛道,我行我素,没有按照家族的意愿贯规划自己的人生,也不在意‘名导前妻’或‘大家闺秀’的头衔。”其实,回观洪晃的人生历程,她的每一个决策、每一个转折,都在诠释着她性子中的独立与对自由的渴望。TTT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洪晃其人
洪晃的出身,放在当代,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白富美”标配。她的外祖父章士钊是当代的大学者、大律师,曾与鲁迅打过笔墨官司。
母亲章含之是著名外交官,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名媛”。她的生父洪君彦,是北大教授,著名经济学者并且,她也是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的继女,众所周知的她更曾是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前妻。
如此之多的标签贴满她的全身,让“洪晃”这个名字有了太多的前缀,只是她的离经叛道让她得到了一个听起来仿佛并不那么友好的称号——“名门痞女”。
于是,她想扔掉自己名字前的那些前缀,一生都只为一个目标,就是撕掉身上这些累赘的标签,她只想成为“洪晃”。
1961年,洪晃生在北京,长在史家胡同51号院。史家胡同51号院是洪晃的外祖父章士钊的故居,这是当年周总理钦定送给章家居住的。外祖父辞世后,母亲继续在此居住,洪晃便也诞生于此。
12岁的时候,她便留学美国,可谓是学霸一枚,中学毕业后考入美国久负盛名的七大女校之一——Varssar学院,学的是国际政治专业。
她年仅25岁的时候,已经是德国某金属公司驻华首席代表,年薪高达7万美金。在80年代中期的时候,如此之高的薪水都足以买栋小洋楼了。
但在当时的洪晃心中,一次轻松愉快的朋友间的聚会,远比那些具体得不能更具体的薪水数字更具有吸引力。从小被富养长大的女孩,对金钱更加不屑,她们所追求的往往是随心所欲地活出自己。
她需要的是灵魂上的认同与救赎,并不是那些具象的数字,毕竟她是从小就生长在金字塔尖的女孩。
不畏强权
直到1984年,她从小长大的地方被定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代久远,母亲并没有产权证,于是洪晃被外交部告上了法庭,要求腾出祖屋。八十年代任何一个平头百姓接到这样一纸诉状,大多只能两眼一黑,维权无望。
但当时的洪晃其人,丝毫不畏惧,她打的人生中第一次官司,竟是与外交部!二十多年间,她从未低过头认过命,正如她一如既往大胆的行事作风。
2011年案件终于处理完毕,最终洪晃将外祖父故居“史家胡同51号”归还外交部,但同时外交部也需要赔付维修费总共约80万左右。在这场官司中,洪晃没有因为对方的强权而放弃争取自身的权益,可谓是打了一场胜仗。
大胆追爱对于两性关系中,洪晃有着非常前卫且清晰的观点,这一点可能与她从小生长在外交官家庭,并且年少就留洋多年的经历有关。
她并不介怀谈及每一段感情,她有过多次婚姻,第一任丈夫是陈凯歌。提及这次婚姻,洪晃认为,他们的相遇似乎只是一场误会。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名门千金,遇到了怀揣梦想的文艺青年,他们相互吸引、彼此慰藉,一切似乎水到渠成。
他俩是在她25岁那年走到一起的。当时洪晃正处于对她而言极为乏味的外企首代的生活模式中,接触到陈凯歌等一批搞艺术的人后,有一种被解脱被释放的感觉。一如牢笼中的金丝雀,某天遇到了炽烈的雄鹰,便开始憧憬浩瀚无尽的自由。
只是感情来得突然,走的时候也匆匆,仿若大梦一场。两人结婚时,陈凯歌还没有成名。他们离婚正是在《霸王别姬》得到诸多奖项之后,正值陈凯歌事业的上升期间。洪晃说,其实在协议离婚之前,他们早就已经分开了。
当她向往的艺术家慢慢有了名气,开始变得物质起来,他身上的那些闪光点似乎一夜之间消失不见,他们之间的爱情也在不知不觉中变了质。
她认为爱情是神圣的、是美妙的,应该好好享受当下,而婚姻生活则需要更多在小事上的默契。2005年,她与法国丈夫彭赛分居了。
这一任丈夫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他帮助了当时的洪晃很多,但婚姻生活除了爱情,更多是油盐酱醋茶的小事。正是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让洪晃再一次坚决的否认了这个人,他并不是自己所追求着的理想伴侣。
洪晃的现任男友是一位室内装修设计师,他俩一般大,也有相似的感情和婚姻经历。洪晃提及他的时候,眼睛里流露出少女般的羞涩深情,她好像真的找到了那个灵魂伴侣。不得不相信,一个心中充满爱的女人竟是如此的生动美丽。
在评品男人这件事上,洪晃一向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她说:“性取向和恋爱行为是一个私人的行为,它不是一个公共的行为,就是两个人的事儿,而这个私人的行为如果没有造成任何社会上的损害的话,就应该允许它存在。”
洪晃其人在外人眼中,可能是丝毫没有“名门千金”的样子的,她不是世人想象中的大家闺秀,她性格率真,满腹智慧,甚至满嘴粗话,还有些北京人天生的“混不吝”。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成功地用自己的努力撕掉了身上所有的标签。
野蛮生长
35岁的时候,她辞去了年薪18万美金的首代职位,与兴趣相投的朋友一起投资了一家出版公司。她开始将一切归零,这样的果敢和勇气,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大众普遍把外企当成是金饭碗的时候,时尚媒体在国内仍处于萌芽状态。对于当时国内的情况来说,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搞艺术显然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因为它往往意味着血本无归。
但洪晃反其道而行之,始终认为中国必须拥有一本自己的杂志,且是中国人用自己的文化去影响整个中国甚至世界。她再一次抛下了所有的过往和标签,因为她在做的是当下她心中最喜欢最执着的事情。
正如前文所说,洪晃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撕掉自己身上的标签。在普通人看来,可能只是晚熟的离经叛道,但只有她和理解她的人知道,她一直在追从本心,随着自己的心意去生活。永远不会因为外界的评判而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
“我是一个喜欢发现并享受生活中的‘好玩’的人;一个喜欢找乐的人。找乐既是生活态度,又是生存状态。”
这是洪晃写在散文作品《无目的美好生活》中的话。也许是这样的态度,让即使生在封建家庭的她不再拘泥于世俗的眼光,更加有勇气去追追自己的目标,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笔者认为《无目的美好生活》这篇散文的名字起得实在是十分的妙,如此简单的七个字,很好的诠释了洪晃的人生。她的人生是无目的的,是自由散漫的,或许会走一些弯路,但这些都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她,成为了她的美好生活。
现代人大多活在他人的眼光中,他人的评判决定着他的所有选择。如果有一丝仿似“不合群”的想法,往往会被认为是“异类”的存在。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更多的趋于大同,磨灭掉了自己本身的棱角,只想要自己不要成为特别的那一个,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不被伤害。
“或许庸庸碌碌才是最好的人生归宿。”可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天生带来的棱角,才是最珍贵的。“野路子”又如何,失败又如何,我只是想过自己的生活,只想爱自己想爱的人,保护自己重要的东西,其他事情,又与我何关?
人生只有一次,为什么我们要将自己活成别人想要看到的样子?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遵循内心,拼尽全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岂不是更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