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贵阳东大肛肠医院可靠吗 医院便捷服务细致周到

文章来源:互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4-20 20:37:56
马洪文
 
凤凰树
 
难得一见如此俊美、高大的乔木,随便挑出一棵来,就有七八层楼高。它不仅树干端直,还使出浑身的气力让树杈向四周伸展,让树叶密不透风。人们都夸它的树冠长得硕大、周正。仰视,像一张超大的伞;横看,像一把巨型的扇。在炎热的柬埔寨,它为多少背包客撑起清爽的华盖,为多少吊脚楼戴上了高耸的云冠。
 
雨季来了,它摇身一变,长出了满树的花,艳红的,橙黄的,朵朵像酒盅大小的风铃。轻风吹来,推它起舞;百鸟飞来,为它助兴;远方的驴友们也跑来争相合影。哦,我明白了,矗立在面前的分明是一柄巨大通红的火炬,要不人们为什么叫它火树?
 
听说,它的老家原本在非洲。后来,它的子孙们又迁徙到了印度、中南美、东南亚。无论在哪里扎根,它都能入乡随俗。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它又来到古老的中国定居,同样多子多孙,跟老百姓亲如一家。在汕头、厦门,人们推举它作为城市的名片——市树,它又变成了美丽城市的形象代言人。
 
不过,人们为什么叫它凤凰树?从外观上看不出它哪点像凤凰,难道它的底蕴、它的气质、它的风度有几分赶上了凤凰?
 
吉贝树
 
在柬埔寨,最能让游客心生波澜、拍案称奇的当属吉贝树了。站在塔普伦寺的院落里,高高地仰起头来,才能望到眼前这棵吉贝树的顶端和那稀稀拉拉的几根枝条。只见它如一箭钻天,直插云霄。
 
下午,晴空万里,在艳阳照射下,吉贝呈亮亮的银白色,虽说不上有多漂亮,可它独特的颜色,叫人牢牢地记在心上。在柬国,它还有个草根名字——银根树。
 
一根高大的银根树底部长着数不过来的须根。粗的壮过人腰,细的仅如手指。它们相互纠结,撕扭在一起,像纷争的蟒蛇,像闹穴的虬龙,又像一条条朝着四面八方乱钻乱爬的虺。看,那条巨蟒沿着寺庙的院墙爬到了大门口,才不得不朝下蜿蜒,进了草丛;再看这条细蛇,径直地往下扎,遇到青石板的抵抗,它索性从石头上钻进去,又从底下钻出来,终于接上了地气;还有那条虬龙,它逶迤前行,遇墙穿越,遇柱攀援,后来碰上了殿前的基石,它狠狠地将人家捆了起来,大有不把石头勒得粉身碎骨绝不松绑的架势。
 
好莱坞著名影星安吉利娜·茱莉曾拍过一部叫《古墓丽影》的大片,塔普伦寺便是它的外景拍摄地。片中石生树,树抱塔,巨石与树根斗狠的镜头,都来源于这座吴哥古寺。游客们眼看着一座座堂而皇之的神庙被吉贝树鼓捣得成了堆堆瓦砾,谁不心寒,谁不惊愕!
 
塔普伦寺中吉贝树与沙石岩的生死“恋”情,给来自各国的文物保护专家出了一道难题。要保住古迹必须绝杀大树,不灭绝吉贝则古庙难存。然而,即使你肯对一株株生机勃勃的古树痛下杀手,当它们被赶尽杀绝之后,处在生态失衡下的吴哥,谁能保证不出现新的环境危机!
 
地球上此消彼长、相生相克的现象比比皆是,绝不只吉贝与岩石之较量一例。柬埔寨对塔普伦、崩必列等神庙将如何保护,不论成功与失败,在生态建设与保护领域中,都将给人类世界提供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
 
菩提树
 
游览了吴哥窟(小吴哥),我们到达集合地点——位于西门左侧的菩提树下。
 
这是一棵有20多米高的大菩提树,树冠占地半亩以上,树枝扶疏,浓阴盖地,围着大树坐三五十人绰绰有余。细看它,树干粗实,疤节遍身,主干之外还有气生根相护。树杈上枝条繁茂,树叶更苍绿可爱。观树叶,形如圆卵,顶端尖尖,而叶面光滑润泽,不沾灰尘,十分洁净。坐在斑驳树影下面的人们,顿感清新、幽静,似乎进入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菩提分泌的汁液可以提取硬树胶;用树皮泡水,能医牙痛;菩提树花入药,具有发汗、解热、镇痛的功效;菩提子制成的手串,更弥足珍贵。菩提的树叶,筋脉坚韧得很,烂掉叶肉之后,叶脉全出,连细如发丝的末梢都尽览无余,再染上浅浅的颜色,便是一枚精美的书签。
 
菩提树是佛门圣树,人们都知道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后来的阿育王曾广施暴政,作恶多端。他也是在菩提树的感召下,才皈依佛门,一心向善的。
 
听说,菩提树灵异非常,遇到战乱则颓朽,赶上盛世则茂盛。与其说这种现象昭示着“世事无常,为佛常在”的禅机,不如说它更表达了黎民百姓憧憬美好生活、向往和谐平安的强烈愿望。不知道我们眼前的这棵菩提,在柬埔寨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那些年,是否也曾容颜枯槁,败枝满地。
 
菩提树又是觉悟之树、智慧之树,说众多佛学思想成果出自菩提之下,也是有道理的。试想,思考者坐于树下沉思,有和风轻抚,有翠叶荫庇,无寒暑之侵袭,无繁琐之骚扰,在苦苦的探求中,当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时,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甚至大彻大悟之飞跃,自然是水道渠成的结果,说是菩提树给的灵感,也确属合情合理。
 
菩提树自梁代天监元年(公元502年)传入我国,如今在云、贵和两广并不鲜见。经过千年的传承,我国眼下不但保存着菩提寺、菩提井、菩提水等众多文化古迹,更不缺少菩提之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本是六祖慧能和尚的悟禅之诗,我想,普罗大众的思想境界很难达到“无我本真”的高度,但只要不歪不邪,宽厚待人,和谐处事,心性常在,便可不染尘埃。这,不就是菩提之心嘛!
 
黄花梨
 
去塔普伦寺的路上,导游突然停住了脚步,指着道边的一棵树,请客人们观赏。那树有十六七米高,树皮黄灰色。隆起的树瘤,凹陷的树疤,给人以伤痕累累的感觉。此树的主干刚刚离开了泥土,就分成了若干粗细不等的支干,像分了家的兄弟一样,各过各的日子。往上看,它的树杈弯弯曲曲,竟没有一棵直立挺拔的。树冠呈广伞形,树叶稀疏,有黄褐色的荚果高挂在枝头。其中有一根粗粗的支干被拦腰斩断,横截面上明显地分成了三个部分:最外围的是树皮,里边为浅黄色的边材,被包裹在中间是深褐色的心材。
 
我们对这棵歪歪斜斜、疙瘩流球的大树并没在意,此时导游的一句话却让大家都竖起了耳朵。“这树是黄花梨,如今老黄花梨家具的拍价件件都是天文数字,哪怕买一块老木料,都得精确到以克计算价格。”导游环视着游客,神秘地一笑,侃侃而谈:“别小看树上的那些伤疤。黄花梨美丽的纹理,什么‘鬼脸儿‘猫眼儿‘狸斑儿‘水波纹……都是这些树疤、树瘤、活节、死节造成的……黄花梨被砍倒之后,要经过虫蚀和潮化再制作成家具。所谓虫蚀,就是请白蚁当义工,让它们咬掉软而无用的边材,使心材解脱包围。这个阶段需一至三年。潮化,指的是把黄花梨裸露在天地间,经过风吹,日晒,雨淋,不断干化、湿化,心材颜色变深,油质感、玉质感并显,芳香物已浸润全身……这个阶段至少也要经过一至三年。经历了虫蚀、潮化两个过程的洗礼,才能保证木料的质量绝对上乘。”
 
沿着通往塔普伦寺的大道观察,只有四棵树的模样像黄花梨,其中两棵树龄偏小;与导游指名讲解的那棵相仿的树,仅有一棵,说明即使在柬埔寨,黄花梨也是稀缺树种。
 
这里还要做个提醒:我们观赏的那棵黄花梨,是越南黄花梨。从植物分类的角度讲,它与我国海南产的黄花梨虽然同科、同属,却不是同一种植物。
 
海南的黄花梨,中文学名叫“降香黄檀”,俗称“海南黄花梨”,产于海南岛东部和西部两处。东部的海南黄花梨,于明清两代过度采伐,已近乎绝迹,但在西部的黎族兄弟聚集区尚有少数资源。
 
越南黄花梨的中文学名至今未定,中国林科院专家检测后暂时将它归入“香枝木”类,中文俗称“越南黄花梨”,其拉丁文字名可译为“黄檀属中的一个树种”。主产区在越南、老挝交界的长山山脉两侧。
 
自1996年始,越南黄花梨大量流入我国市场,被不法商人冒充海南黄花梨以天价出售。
 
尽管两种材质打造的家具像真假美猴王一样难以分辨,但经行家里手指点,用下述方法也可区别:一,闻味道。海南黄花梨微香,而越南黄花梨为酸香味。二,辨纹理。海南黄花梨纹理清晰,而越南黄花梨纹理稍显模糊。三,寻异常。越南黄花梨偶尔有紫药水颜色出现,有粽眼,木材发干,少油性。以上识别窍门均出自周默先生的大作《木鉴》一书,感兴趣者尽可一阅。
 
两种黄花梨,都是大自然奉献给地球人的珍宝。以它们为材料做的家具,统统具有琥珀的气度,耀眼的金质底色,宛如清水微波般的纹理而美不胜收。可惜这两种金贵的资源如今已濒临灭绝。热盼人们积极行动起来,
 
漫步在柬埔寨广阔的原野上,数不尽的大树、奇树看得人满目生辉。它们有的婀娜,有的生猛,有的诡异。除了以上介绍的四种,还有鸡蛋花、油桐、水椰、沉香,以及只知道其“草根”名字的龙香树、空心树……它们各有各的奇崛,各有各的亮色,如果谱成赞歌,曲曲都能唱得“声振林木,响遏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