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 正文

古路之路(7) 陈果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7-14 18:41:13
另一片灯光
 
要说易斌也真是铁耙耙地道道多,灵机一动,他又有了主意。运送电力设备,以及紧线、立杆,工地上常常用到绞磨机。有了绞磨机,不愁把变压器送不上山。
 
固定绞绳需要拿钢钎二锤在岩石上打孔,每道弯儿上打下五六个深孔,工友们震得手臂发麻。绞磨机一开,绞绳一拉,再往前时,变压器的确是不那么磨蹭了。焊在变压器下的“雪橇”是钢钎,钻到“雪橇”之下撬动钢钎进而撬动整架机器的也是钢钎,工人们得十倍小心,才能避免伤到变压器。每转一个弯儿,都有七八个工人拿着钢钎小心翼翼地刺、挑、拨,不厌其烦地推、拉、摆,对着铁疙瘩“好言相劝”:转过去一点,再转过去一点……
 
四十三道弯儿,每一道都是这么转过来的;四十三道弯儿,每一个拐角都留下深孔几个,留下钎尖落下的绵密雨点,有如针眼儿。难怪会有路过的游客说易斌他们小心翼翼的那个样子,是在绣花。
 
易斌心头一阵悸动:如果说自己和工友们眼下的工作是在“绣花”,当初郝军他们踏勘路线、架设电杆,后来任远光他们巡线护线、排危抢险,何尝不是在细针密缕地飞针走线?如果说灯火照耀下的古路是得之不易的织锦,这绝壁上的“绣花”功夫,其实就是对美好、温暖、光明、幸福的不懈追寻……
 
变压器是9月17日运到癞子坪的。九天后,工人们举起竹竿为古路村新增容的变压器合闸,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一帧特写画面。
 
癞子坪二十二户村民家所有电器火力全开,村民李其学家的电灯,眼睛都没眨一下。李其学开着农家乐,他再不担心跳闸,也不担心客人吃不到豆花饭。李其学家以前只在夜深人静时才敢通电的制砖机也可以上“白班”了,从山下运上来的机砖每块六元,自制只需一元。说“铁疙瘩”变成“金疙瘩”
 
一点都不夸张,说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也就是句大实话。
 
绝壁上的针脚,并没有就此止步。汉源县供电公司党支部和古路村党支部结成共建对子,文艺联欢、金秋助学、志愿陪伴……活动越来越多,“亲戚”越走越近,古路又添新动能,文化、文明、亲情、友情的“电流”源源不断。
 
于是,大峡谷的褶皱里,人们看见了另一片灯光。
 
那些灯点在心间,那些光昏镜重明──这是我用手指在键盘上说出的话。李其学的说法却要接地气得多。他说,电力公司相当“来电”。
 
“来电”的显然不止电力公司。还是李其学的话:如果光有电没有电器,相当于只有马鞍没有马儿──好马配好鞍,把马养得膘肥体壮才是重点!
 
天地出版社
 
 
http://www.dashoubi.org/news/zxzx/138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