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环球视野 > 正文

街衢巷陌(72) 各路“天仙”只余“东” 罗文华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6-08 16:24:45
2020年5月19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位于河北区建国道的“东天仙戏园旧址”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入选,再次引发市民关注。
 
晚清以前,天津没有剧场,听戏要到茶园。在清代道光初年崔旭所作《津门百咏》里,就有“茶园七处赛京城,纨绔逢场各有情。若问儿家住何处,家家门外有堂名”这样的诗句。“茶园”,顾名思义,是以喝茶为主,戏台为三面凸至观众席中的伸出式,顾客们在此一边喝茶、听戏,一边会客、谈生意。随着西方演艺理念的输入,为满足欣赏舞台演出的观众的需要,专门的“戏园”应运而生。光绪十六年(1890年),东天仙戏园建成,地点在东浮桥(今金汤桥)迤东。津门早期戏园喜用“天仙”为名,如上天仙、下天仙、北天仙、西天仙、中天仙等,一时相习成风,彼此争胜。东天仙戏园亦以方位冠名。至1937年,各路“天仙”或早即湮没,或已易新称,硕果仅存而尚为人熟知者,只余东天仙一家。
 
东天仙戏园,一度又名东天仙舞台,初建时为砖木结构,上下两层,观众席楼上为两级包厢,楼下散座均为条凳,并实行男女分座,整个戏园可容纳千余名观众,这在当时的津城是绝无仅有的。1902年,奥匈帝国租界设立,在东天仙门前修筑了大马路(今河北区建国道),交通便利,当年红极一时的名角们竞相来此登台献艺。1931年,当时属于特别第二区的东天仙戏园因年久失修而被拆除,但却久不兴工复建,“以致影响地面,各业日见萧条”,市政府8月8日特令工务局转饬该园房东义隆公司,务须依法建筑,不得违延,“倘不遵行,即不准其营业,井增其地亩税,以示薄惩”。同年,东天仙戏园完成重建,场内设有1300个座位,其内外格局基本保留至今。
 
东天仙戏园1931年重建后改名为“东方大戏院”,但很快又恢复旧称。1937年改名为“天宝戏院”,于5月28日重新开幕。1949年天津解放后,先后改名为“民主戏院”“民主剧场”“民主影剧院”。作为天津最早的剧场之一,也是同时期唯一一处仍基本保留原貌的剧场,“东天仙戏园旧址”确实是一笔值得珍视、保护和利用的历史文化遗产。
 
http://www.dashoubi.org/news/zxzx/2020-06-08/133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