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一则关于“婴儿趴睡窒息”的视频被曝光,监控摄像头记录下这名三个月大的婴儿离世前的画面:哭声不断,并以趴睡的姿势俯卧在婴儿床中。
婴儿的母亲没有及时安抚并将婴儿调整至安全姿势,而是在“睡眠训练课”的“芝士小馄饨”微信群中寻求“老师”解惑,“小孩翻身趴着睡觉一直哭,是否该给孩子翻身”。
这位母亲表达过自己的担心,“没声音了,我怕她闷死。”群里有人回复:这是“婴儿解锁了趴睡技能”、“不是大哭就没事”……两小时后,当这位妈妈进屋查看婴儿情况时,婴儿已经没了呼吸。
4月16日14时许,宝宝哭声停止,头部、四肢停止晃动。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场被忽视的睡眠安全悲剧中,婴儿的监护人、提供咨询辅导的母婴机构均被广泛质疑。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儿科医生、婴儿睡眠研究人士表示,婴儿的睡眠训练因人而异,并非是每一位婴儿都必须进行的训练,且必须在严格的睡眠安全条件下执行。
这一事件背后,折射出天平两端的不平衡:一边是妈妈们对育儿的焦虑,另一边是随之而生的“睡眠咨询师”这个新兴职业的行业不规范与监管之难。
4月22日,据媒体报道,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此事进行初步调查,将“芝士小馄饨育儿经”团队所属公司上海昶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监控,将进一步约谈该企业,并就其经营方式等情况进行核查。
婴儿睡眠培训课:价值1999元
一年前,妈妈李菁便开始被婴儿的睡眠问题困扰着,女儿悠悠自出生后,时常会在夜间醒来八九次。李菁时常处于焦虑中。
她开始寻求解决的办法,加入免费的婴儿睡眠微信咨询群,报名参加母婴博主“小土大橙子”开设的婴儿睡眠课程。但感觉都是“效果不理想”。
在女儿半岁前,李菁加入了母婴博主“芝士小馄饨”建立的免费群,群里有一百多名成员,七八位“老师”。
每天,免费群有一至两位“老师”不定时答疑解惑,每位“老师”的答疑时间在半小时左右,但回答大多点到为止,如果妈妈们进一步追问,则会收到需要联系小助手报名付费课程的答复。
在免费群里观望了一个多月后,李菁找到小助手报名了“一对三”课程。根据当时签订的合约,服务为期十天。服务通过语音进行,每天有一小时集体连线咨询,总价1999元。
“芝士小馄饨育儿经”2020年4月份更新的价目表。受访者供图
“一对三”的课程群有三位妈妈,一个“老师”,一个助理和一个管理员共六人。群内的规矩是“老师”的微信不可以私加,三位妈妈彼此之间也不可互加微信。
缴费之后,小助手发给李菁一张表格,让她每天填写女儿的作息,包括吃饭的时间和食物种类、入睡的时间和方式等,每晚上课时,“老师”针对当天的作息时间表回答李菁提出的问题。
据李菁描述,断夜奶和多放电,是群里“老师”主推的两种方法,所谓“放电”,就是增加婴儿的运动量。当初宣传时,小助手还告诉她,这些“老师”很专业,会教她分析孩子的哭声,告诉妈妈什么情况下需要安抚孩子。
“参加这个课程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要在房间里装监控摄像头。”群里的妈妈刘晴说,课程“老师”要求最好孩子和父母是分房睡的,这样既能保证孩子独立睡眠不被干扰,也能让父母有更好的睡眠,实在不能实现分房睡的,退而求其次就是分床睡,再其次是母婴同床,但要给孩子上床围,并清除掉床上多余的枕头、玩偶和柔软物。
机构话术:没有需求的哭声,不用干预、安抚
入群后,李菁开始按照“老师”的教导进行睡眠训练,每次把悠悠哭泣的视频发给“老师”,李菁得到的答复都是“没有需求的哭声”。在“老师”们的解释中,孩子发出没有需求的哭声,妈妈不用进去干预和安抚。
她曾向老师咨询何时进去干预,老师回复她:如果妈妈接受不了,可以进去安抚婴儿,以妈妈的接受度为准。但老师会强调:这样做会影响孩子自主入睡的进程。
有两三次,李菁“狠下心”,听从老师的建议,没有去安抚悠悠。悠悠最后止住了哭声,李菁把视频发过去,老师告诉她做得很棒:“婴儿是没有需求的哭,你要给她一个机会试一试,不要影响她的进阶,要相信孩子。尝试了一次,下一次就会更熟练。”
但之后的几天,李菁明显感受到,平时玩耍时爱笑的悠悠状态很差,经常会哭。在那之后,李菁没有再向老师咨询。
十天的课程结束后,妈妈们会加入到该机构的VIP群。在VIP群里,妈妈们把孩子哭泣的视频发在群里,“老师”们的答复往往是——这些哭声可能代表着孩子睡前的挣扎,也可能是孩子没有“放完电”,在用哭声“放电”,或者是表明孩子“在赶人”,想让妈妈赶紧出去……而最终都落在了同一个说法上——“没有需求的哭声”。
VIP群里曾有妈妈质疑这种方法就是“哭泣免疫法”(指婴儿“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训练方法),但“老师”予以否认,并答复:“哭泣免疫法”不管孩子的任何需求,而我们是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睡眠环境、让孩子“放完电”、吃饱饭,做完所有这些准备工作后,才把孩子放在床上。
1对3的VIP咨询项目合约模板。受访者供图
VIP群内母亲:感觉被“套路”了
婴儿猝死事件发生后,在“芝士小馄饨”付费群里,争论分为两种声音,一种是期望机构负责人能出来澄清真相、承担责任,另一种则称孩子的死亡原因与趴睡无关,反对过多在群里谈论此事。
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芝士小馄饨”是上海昶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属的微信公众号,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法定代表人为杜聪。4月18日,杜聪在群内回应称,这件事不方便在这里讨论,如果有想知道细节的人,欢迎私聊。
当日下午,芝士小馄饨机构创始合伙人“馄饨妈妈”在群内发言,声明经医生诊断孩子的死亡原因并非是趴睡窒息,并且,该事件发生在“一对三”引导课程结束半个多月后。如果在群内讨论此事,不仅聊天内容极有可能被随意转发,也是对当事人妈妈的二次伤害。
睡眠训练课的部分文字内容。受访者供图
4月19日,馄饨妈妈在天使婴儿打怪升级群(原VIP群)内发布了一份《芝士小馄饨团队声明书》称,“安全第一”是团队提供远程育儿咨询服务的首要原则。公司对团队人员进行的咨询培训中,严格要求禁止建议客户提前对婴儿进行人为趴睡,尤其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并对婴儿能够趴睡的环境作出要求。
李菁表示,和妈妈签合同的时候,有一份《安全提示及风险声明书》,上面列出了7项安全风险提示,其中包含“避免给婴儿盖被子等引发窒息风险的行为”、“避免提供枕头以免引发窒息风险”等条例,并建议客户准备好合适的床垫、床笠等。“若因以上安全风险提示中所列问题导致的一切不良后果,我司将不负法律责任。”
一份团队内部的《签单“神器”——话术手册》也在近日流传了出来。在这份文件里,关于妈妈们最为关心的“引导方法是否是‘哭免’”、“十天后能否达到自主入睡”以及机构资质等问题,都有详细的回答模板。
看到这份文件后,李菁感觉自己被“套路”了:“当时我出于焦虑期,不知道该怎么改善悠悠的睡眠,再加上他们的话术包装,思想被他们牵着走,就盲目地报了这个课程。希望焦虑期的妈妈们不要再去盲目相信这种课程了。”
截至4月23日,“芝士小馄饨”微信公众号因涉嫌发布不实信息被停用、其微博公号“芝士小馄饨育儿经”显示因被投诉而无法查看。多位参加过该公司培训课的妈妈们介绍,目前该公司旗下所有的VIP群已都解散。
专家:睡眠训练对于新生儿是不适合的
由芝士小馄饨公司引起的争议和讨论,在母婴圈里波及甚广。最受广泛批驳的一点,是育儿类营销机构利用新手家长的焦虑心理,对婴儿“睡眠训练”散播“伪科学”知识。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心理与睡眠咨询师、儿科转化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广海博士、曾参与起草2017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0岁~5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
,睡眠训练对于新生儿是不适合的。并强调,根据美国儿科学会2016年发布的《婴儿睡眠安全指南》,推荐婴儿在一岁前都应采取仰卧的睡姿,侧睡和趴睡会增加SIDS(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一位业内知名母婴博主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一些机构或个人在为婴儿做睡眠调整的时候方法过于简单粗暴,觉得“哭就是睡眠训练的全部”,此外行业里还存在拉人发展、过度包装婴儿护理证书、收费高昂、刻意宣传讲座授权等不规范的现状。
但她认为,这次的悲剧事件是睡眠安全上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悲剧或许本可以避免。
所谓的“睡眠咨询师”资质也受到质疑。“馄饨妈妈”最早的公号声明内写着:我不是专业的睡眠咨询师,所有的睡眠知识是通过书本和网络自学,咨询小馄饨的儿科医生,以及和本地“妈妈互帮互助小组”讨论学习而来的。
2018年3月,王广海所在睡眠研究团队核心期刊《教育生物学杂志》曾刊登一篇题为《重视家庭教养与婴儿睡眠的关系》的论文中,对于“睡眠咨询师”这一职业的定义是,提供睡眠教育、建议、支持的咨询师,主要服务对象是婴幼儿,但也为成人提供建议。
论文指出我国现阶段的睡眠咨询师行业现状:多未经过睡眠医学或相关专业系统教育和培训,也未必具备像执业医师、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等一样合法的从业资格。睡眠咨询师的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发展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广海也指出,目前在国内外尚未建立官方的、合法的或睡眠医学专业学会认可的睡眠咨询师培训、认证或监督体系和机构。因此,建议家长应当慎重选择睡眠咨询师的服务,寻求具备睡眠医学训练,以及职业资格专业人员帮助。
http://www.dashoubi.org/news/zxzx/2020-04-23/126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