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体系构建与青年使命”青年论坛在上海召开iii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原创:查建国等中国社会科学网今天
《探索与争鸣》“中国知识体系构建与青年使命”青年论坛会议现场
《探索与争鸣》/摄
3月29日,由国家社科基金、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资助的《探索与争鸣》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颁奖大会暨“中国知识体系构建与青年使命”青年论坛在上海社联举办。《探索与争鸣》第三届(2018)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获奖代表们围绕“中国知识体系构建与青年使命”这一论坛主题,结合自己的求学历程、治学困惑、学术展望等,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主任李梅、《探索与争鸣》编辑杜运泉先后主持两场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讲师冯庆认为,专业性首先给予我们自己很好的保护,但有的时候也是一种外来的约束和规训,往往以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方式要求我们停止思考。同时,很多盲目的“跨学科”并未带来新鲜启发,而只是加强了对话的不可能性,让学者宁愿加固专业性寻找安全感。如何回到事情本身,将所有的问题层面凝聚在同一个视域内进行探讨,是一项必须去完成的思想工作。因此,对话的根基不应是知识,而应是难题。冯庆就此看法提出了“难题性”,认为我们应跳出简单拼贴嫁接“知识体系”的做法,通过现象学的态度从头开始思考人的存在境遇,从“经验”之历史的维度建构新的求知与理论方向。
清华大学博士生何青翰从晚清以后古典知识与现代革命的纠缠出发,提出如果要成为有为的儒者或者知识人,需要在畏和无畏之间找到平衡,唯有如此,知识才不至于沦为不负责任的工具,历史才不至于沦为偏执的幻念。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高艺多回顾自身的社会工作批判性研究,表示当前社会工作发展与研究应具备两个意识。第一是加速社会对社会工作的影响、机制以及社会工作如何应对;二是社会工作作为典型情感劳动的面向应得到重视和研究。关于中国知识体系构建,青年应树立三个意识:经典意识,大胆而谨慎地对经典加以创新且适当的诠释;变迁意识,敏锐感知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的变迁脉络;危机意识,本土知识对世界知识体系贡献的危机意识以及青年自身的学术危机意识。
山东师范大学讲师柳亦博提出,治理的话语体系是一种构筑环世界的工具。多重话语意味着多个环世界的共在,但是这种共在状态终将面临分叉,而走近甚至重叠的环世界可能最终完成由共在到共生的质变。
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谢君君提出,学术知识体系的建构要扎根于现实问题,由此切入再把学科打通。第一,要以问题意识为基础,融进去以后扎根到田野当中,从田野当中找寻闪光点和灵感的来源。第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描绘背景以外,还要描绘事件的发展过程以及在关键过程中主体发挥的作用。第三,知识体系的建构还面临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从主流文化融合中国特色再走到全球的视野。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张国磊回顾自己在对政府部门运作方式进行实际调研后提出跨层级治理概念的过程,表示青年学者应深入社会现实、积极用理论解释社会现象,给与其客观的评价与相应的建议。
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鲍远福从流浪汉“大师”现象出发,指出面对身体形象的全面异化和符号透支现象,需要建立与科技创新同步的学习创新,塑造完整、和谐的身体观,并在审美实践中落实。文学研究应关注社会现实,并且在解决现实生活的过程中为自己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华南师范大学黄旭韬回顾了自身的研究,他基于美国人类学家刘易斯贫困文化论的解释框架,对农村教育贫困问题提出文化学的解释,并对新时代精准治理农村教育贫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北京大学博士后程哲提出,中国的改革开放涉及到各个领域。当代青年学者要讲好中国故事,就要跟国家需求结合起来,跟个人的知识背景、研究基础结合起来,开展跨学科研究。
中山大学副研究员彭敏哲认为,中国古人的具象的、感悟式的学术思维方式,有一个不断演进的内在体系。青年学者既要有国际视野,也要基于中国立场,对古典资源的利用与再生产。
南京师范大学讲师徐亚清从话语体系和治理技艺出发,介绍了自己关于信访话语转向的研究,并指出,要重视信访背后内在的核心价值,而群众工作作为信访背后的话语或价值理念是由历史生成的。
北京大学博士后陈明辉从转型、改革、青年定位三个关键词出发,认为我们需要对当下的时代进行准确定位,在学术焦虑感的驱使下,在脑海里形成根本性的问题意识,然后才能得出相应的成果。
中国政法大学讲师高红提出,学科本土化不仅是内容的中国化,更是理论的本土化。在对量化研究方法推崇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理论的反思,并将解释力作为理论的评价尺度。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刘景琦提出,构建中国知识体系首先要认识中国现实和中国经验,其次需要超越思维定式、以问题为导向。青年人要打好理论基础与经验基础,才能实现理论创新。
华东师范大学讲师罗峰从社会学本土化的经典争论出发,提出青年一代需要关注中国独特性问题、议题选择的前瞻性、研究方法的时代性出发,才能肩负起中国知识体系规范化的使命。
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熊波认为新时代青年需要有科技意识的捕捉感、时代性和挑战性。针对人工智能刑事风险,他认为可以从其附属性、认识性和刑罚适用的功利性出发进行讨论。
华东理工大学讲师李秋祺从思想史、社会学、政治学、文化等角度对发言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复旦大学博士生阮凯从跨学科方法、新概念思维等方面对发言进行了点评。《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肯定了青年学者们的跨学科方法尝试、争鸣精神以及对现实问题思考的自觉,并表示我们需要在价值目标上以中国为方法、以世界为目的,建立起一个更加包容、更加平等、更加自由的思想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