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哲学问题,“真”与“假”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加以考察。在认识论上,真假关乎知识与事实的关系,命题性知识,便被视为包含真假的陈述;在伦理或价值的层面,真假则常常与诚伪相涉,并具体表现为真诚与作假或伪善之间的关系。比较而言,中国哲学对后者更为关注,以中国哲学中的是非之辩而言,其中固然包含认识论意义上的真假问题,但更多地侧重于价值意义上的正当与不正当或善与恶,后者在广义上关乎真诚(正当、善)与伪善(不正当、恶)之别。
就真诚与作假或伪善之间的关系而言,逻辑上关乎“假装的真诚”与“真诚的假装”二重形式。假装的真诚,属道德上的作假,其性质近于伪善。孔子区分了为己与为人,为己即培养真诚的的德性,造就一个真实的自我;为人则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誉而刻意矫饰,其结果往往流于虚伪。从真假之辩的角度看,上述意义上的为人,主要表现为做给别人看,它在实质上表现为假装认同一定历史时期的道德原则并依此而行,以求获得社会的肯定。这一类假装的真诚,每每被视为伪君子或假道学。
相对于“假装的真诚”,“真诚的假装”可以区分为二重形式。其一,尽管其依循道德原则的行为主要是“为人”(做给别人看),但又“真切地”希望在这方面装得像一点(给人以似乎“真实”的外观),这一意义上的“真诚的假装”,在实质上近于“假装的真诚”,从而,与伪善无根本的不同。其二,真实地融入某种所扮演(假装)角色,力求如其所是地接近于所假装人物的形态。后一意义上的“真诚的假装”,既包含真假交融的一面,也在逻辑上包含弄假成真的可能:一个人想扮演(假装)有德性的人,如果其言行确实如同有德性的人,并且保持一生,则在他人的眼中,他与有德性的人便无根本不同。
基于诚的原则,儒家对“伪”意义上的“作假”持否定的态度。在儒家看来,道德以诚为前提,孟子肯定“有诸己之谓信”,“有诸己”即真正拥有,对孟子而言,德性唯有真正拥有,才是真实的。如上所述,儒家区分为己与为人,并否定缺乏成己的真诚意愿、仅仅形之于外的“为人”,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以上立场。同样,孔子将作为真诚德性的“仁”与“巧言令色”对立起来:“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与“令色,都具有刻意矫饰的性质,其中包含作假之维:虽不真正接受和认同,但却在言词上曲意迎合,即属“巧言”;内心并无敬重等意,但却装出敬重等神色,便属“令色”。对“巧言令色”的摒弃,也意味着在道德的层面否定作假。
从个体或自我侧面看,作假或假装还涉及自欺或欺人。以自欺而言,尽管个体不希望发生的事已经发生,个体也清楚地了解这一点,但他却拒绝承认或不愿相信这一情形,这种明知事情已发生、却依然拒绝承认已发生的事情的现象,通常被归属于自欺。以上的拒绝承认或不愿相信,可以是因为无法接受既成事实,也可以是因为希望事情发生某种转机。从“明知”某种事实已发生、却仍认为它“没有发生”这一角度看,以上情形也似乎近于假装———“真诚的假装”。就此而言,上述形态的所谓“自欺”,也相应地涉及假装。
然而,严格而言,以上情形的自欺,还需作进一步的分析。按其实质的内涵,自欺更多地关乎自我的立场和态度。这里需要区分事实性知识与自我的信念。一个人虽已具有某种事实性知识,但却想使自己对这种事实处于无知状态,这是试图“自欺”,然而,这种自欺通常无法真正实现。某人虽有某种知识,但却不愿意相信,这则属另一种情况。后者具有非理性的特点(如受情感等支配而无视事实),在严格意义上,此类现象也与自欺也有所不同:自欺乃是自己无法不信,却试图让自己不去相信,或者自己无法相信,却试图强使自己相信。在以上意义上,作为自我的一种立场或态度,自欺内在地蕴含以下悖论:自觉地(理性地)相信自己在自觉和理性层面无法相信者,或者自觉地(理性地)不信自己在自觉和理性层面应当相信者。与之相对,“欺人”则表现为假装相信自己实际上不相信者或假装不信自己实际相信者。不难看到,自欺关乎自我,欺人则以他人为指向。在严格意义上,自欺的实质不在于作假或假装,唯有欺人才真正涉及作假或假装———如前所述,“真诚的假装”形态的“自欺”虽被视为自欺,但实质上已并非本来意义上的自欺。
以上问题涉及哲学的不同方面,它们在中国哲学中也有多样的展现,德安博(Paul.J.D’Ambrosio)博士的《真假之间———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撒谎和假装》一书,便从不同的角度涉及后一方面。该书以中国先秦伦理思想中的假装、虚伪、真诚问题为对象,展示了十分独特、具体的理论视域。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其中既有正面意义上有关真诚等方面的探讨,也有负面意义上对虚伪的批评,此外还对作假或假装的考察,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有助于具体地把握中国伦理思想的多方面内容。然而,相对而言,以往的研究比较多地侧重于正面意义上的真诚等问题的分析,对真诚与虚伪,以及真诚、虚伪与假装等关系问题的分析,却显得比较薄弱,从这一背景看,德安博博士的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该书以儒、道等学派对相关问题的讨论为基础,以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为背景,对假装、虚伪、真诚等概念作了细致的辨析,对相关的行为、现象作了独到的考察和阐释。这种讨论不仅有助于改变前述中国哲学研究方面的阙如,而且体现了以理论问题为关切之点的研究进路。德安博曾先后在美国、加拿大、爱尔兰学习哲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到华东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颇为契合华东师范大学的哲学研究传统和哲学研究风格。作为他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我对他在中国哲学领域展现的学术眼光和学术潜力,印象甚深,对其研究成果,也持肯定态度,相信本书的出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将具有积极的推进意义。
2017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