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广东省全民爱牙公益行动 全口种牙真实案例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7-22 22:47:00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已到收官之年。这三年来,在各级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农村开展了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等“三大革命战役”,上有挂图作战、号令督责,中有精心谋划、强力指导,下有实际措施、坚决落实,充分调动了群众和社会各界力量,以刮骨疗毒、立行立改的精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治理,实现了多年来未有过的改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应看到,由于长期以来农村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重视物质生活提高忽视精神文明改造等原因,一些农村还存在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环境随意破坏的陋习,虽然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有较大改善,但是“台风”一过,就可能外甥打灯笼——照旧。如何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成果,确保乡村美丽宜居,把“脏、乱、差”的标签摘掉,是当前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要从环境维护“精细化”入手。
 
古人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环境的维护管理也一样,缺乏“精细化”的用心,细小问题就会逐渐增多,直至衍化成一发不可收。一个塑料袋、一个玻璃瓶看似污染很少,但是,如果不去禁止和清理,就会发生“破窗效应”,让大家心态慢慢从有所戒止变成无所顾忌,不断放松要求、降低标准,最终问题变严重。
 
农村人居环境的维护者、管理者一定要在“精细化”上下功夫。尤其是我们农村基层的党员干部,他们是农村人居环境维护的最终责任人和执行者,也是环境变好变坏的受益人或受害者,在环境维护管理上,不能只是看上面的“指挥棒”,要我做才去做,不要我做就事不关己;而要当“操盘手”和主人翁,主动把环境维护管理责任扛在肩上,为村里当好家、为环境把好关,眼里要容不下沙子,行动上不能有迟缓。经过这次整治之后,就应该从细从严对环境治理做出要求,耐心做好村民思想工作,把环境管理维护纳入村规民约,及时解决环境问题,切切实实把村庄的环境管理好、维护好。群众的眼里都在寻找标杆,只要党员干部带好头,踏踏实实做好工作,他们会跟着一起爱护环境,一起创建美丽家园。只要我们把农村环境建设好了,我们的乡村振兴、幸福美好生活也指日可待。
 
据《信息时报》报道,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不久前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广东省环境厅表示,目前《广东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正在向社会公众征集意见,这一预案结合了全省的实际状况,将防控PM2.5转为以防控臭氧为核心,因此倡议广大市民尽量选择“夜间加油”。
 
报道中说,为了鼓励市民夜间加油,当地出台了不少奖励措施:各地市的燃油公司针对夜间加油推出相应的优惠,如清远市有加油站夜间加油最高可比白天加油每升优惠0.8元。
 
对于这一倡议有人嗤之以鼻,认为这一办法连“治标不治本”都算不上,不过是“白天污染”和“夜间污染”的区别,目的无非是为了让“白天的数据”得以好转。
 
白天加油和夜间加油有什么不同?也许很多人刚看这条新闻,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其实,已经有很多地区出台了引导“夜间错时加油”的政策。因为加油机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在白天阳光充足、气温较高的条件下,这一污染物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加剧转换成臭氧,造成臭氧浓度超标。鼓励夜间时段加油,就是尽可能地减少空气污染,尤其是臭氧污染。
 
既减少了污染,百姓又能享受优惠油价,为什么这样的政策还会引起一些人质疑?信有所缺,心有所疑。信息发布不充分,往往是质疑产生的根源。以这次鼓励夜间加油为例,当地在发布倡议时,只提出“由于燃油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性物质,容易造成臭氧污染”这样含糊其词的理由,而没有把前因后果讲清楚,自然会造成误解。要扭转市民的“习惯性质疑”,政府部门必须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开诚布公地向公众解惑释疑,并根据社会认知进行阐释和引导。只有提前把工作做细、把道理讲清,才能让“习惯性质疑”止于事实、止于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