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展览时间:2019年5月29日至6月9日
开幕时间:2019年5月29日15:00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一层6号厅
展览介绍:2019年5月,经过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指导委员会与中国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层层评选,苏睿成功入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该展览将集中展示苏睿近年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部分作品。
从远古的成教化助人伦,到新时代的红旗颂,人物画是有温度的暖心艺术。于我而言,是在那百转千回的寻常巷陌中,邂逅到漂泊农民工对家的独自守候,是那渔家灯火,是那母子天伦,翁姥细语……
聚散之间,我体悟到了生活的通达,自身情感的圆融。正是:笔墨精进,只守寂寞之道;形神妙得,但存欢喜之心。定慧互济,疏密有致,虚实相生,在干湿浓淡中从容地传递生命的律动,传达人性的清澈。
这一世,我是满怀温暖,为生命之光而来。
苏睿,1981年生于广州。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导师唐勇力教授;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导师田黎明教授。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职画家、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美术学院外聘副教授,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外聘研究员。
苏睿是当代优秀青年国画家,他的画风透着自然清旷的气象,朴素的主题始终围绕着现实生活中劳动者,追寻着时代人物内心真善之美,也时时观照着自己于其中的审美感知,纯洁,朴素,空灵。
苏睿扎实的水墨人物画基础是学院教学成就了他的基本功,他的人物画小写意方式在长期写生与创作中反复锤炼,渐自形成简洁造型,洗炼用笔,含蓄用墨,精准塑造,形象朴实,意象自出的个人画法,非常难得。苏睿画的人物以老人与青年人为群体,一个个善良淳厚的人物形象发自苏睿内心写照。苏睿长期关注义工与老人群体,许多作品都倾注了这般真情实感,在审美的坚守中理解着笔墨所内含的真善体验。苏睿在纯真苍润的笔墨感知里,始终如一的从生活中得到劳动者朴素心灵的感染和启示,这使苏睿造型与笔墨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靠近他的理想之境。当一个人在登山的艰辛跋涉中,已明晰看到自己向往的群山方位,他一切努力都在神往凝望中前行,尽管困难重重都会在足下经历。
苏睿性情温和淳朴,他的画面语境向着内心所想所感,于笔墨里透着润泽与清淡的厚实,有一种平常心境自然的在画面中渗透。这也是一个画画人所向往的境地,而人物画更需要一种坚韧定力和扎实的基础,苏睿就是向往这个方位的执着画家。苏睿的画注重群体气象,关注当代人生活情境,这在传统诗赋里能更深一层去领会这样的感悟,这在今天的人文精神境界里更能深切地体验到这种内在力量。
苏睿在这种情怀里不停地画着他体悟到的一种境界,可以说现实生活里的人物造就了他内心的写意人物,一种纯净清旷的空间,穿行在人物造型与群像组合中,画面的身影与人物形象在笔墨寓意感知下,生发出由外向内的空灵,成为苏睿的语境方式,在表达现实人物的同时,苏睿诗意的空间给画面呈现出静谧清澈之觉。这如中国诗词用意不在实处而在虚实之间,中国画的味外之旨,恰恰讲究在落笔与无墨处着力,苏睿在生活的自然中,在领悟传统文化奥妙里看到了自己的心愿和生存境界,使行笔好似在呼吸着当下自然透明的空气,让自己想说的话,从写形写理到写意写心在这里契合。
水墨人物画的写意,尤其在写意感觉表达与写形中的理性思考,往往是分寸之品,一笔往往会确定自己的感觉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形又符合意,又有着自己创造的画语,这种体验是以长期对生活与文化相融相合与积累来把握的,以此向着造型与笔墨和心性与意象空间不断的体验再体验。苏睿正是在这个层面的努力,使他水墨人物画更具有“忧道不忧贫”的精神之在,让笔墨通达着主体对理想的渴望,对文化的热爱,对笔墨的滋养。苏睿写意人物画在这样进程里体验着劳动者之美,体验着内在文化感知,体验着笔墨当下心境,体验着时代大美。http://www.dashoubi.org/gongyi/zonghe/gyzx/2019-05-20/84246.html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