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九五医院宗旨:良好的医德医风建设是树立医疗事业长远发展且立足于医疗事业往友好、明朗、和谐发展的必经之路。2018年6月9日-10日北京医学会放射学分会2018年学术大会、北京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2018年学术大会、京津冀医学影像高峰论坛、第七届首都医学影像高峰论坛于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6月10日上午,分子影像专场内的教授们为学员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讲座,现场学术气氛热烈。
上半场专家分别是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卢洁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王志群教授及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时高峰教授。卢洁教授进行简短的开场白后,分子影像专场的汇报正式开始,讲座内容主要围绕PET-CT、PET-MRI、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展开。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的孙洪赞教授从本院收集的神经功能出成像及体部肿瘤显像病例入手,讲述PET-MR的现状,延伸出其在未来精准医学要求下的诊断优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的刘振宇教授在汇报中提到了影像组学概念,并介绍了一些数据处理方法,谈到自己所做的工作,他总结为“源于临床、高于临床、回归临床”。解放军总医院的徐白萱教授从PET-CT与PET-MRI各自的局限性及优势展开,探讨如何最多限度发挥两者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通过徐教授的演讲,学员们也了解到了PET技术的规范化使用。
在分子影像专场下半场的讲座中,专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杨旗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方继良教授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张敬教授。首先演讲的是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的高明远教授,他结合自身经历,以三个小故事生动地向学员们展示了材料的魅力,阐述了纳米探针在分子影像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北京协和医院的冯逢教授展示了大量即有功能又有形态的ACTH微腺瘤病例影像,并结合近年文献,对PET-MR在ACTH微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作了深入讲解。北京天坛医院的艾林教授则是通过一些不同级别的胶质瘤、淋巴瘤等病例对PET-MR及PET-CT在脑肿瘤的应用作了详尽汇报。最后,首都医科大学的卢洁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对PET-MR与脑功能的一些成果,强调个体差异的分析在临床应用中更为重要。
整个分子影像专场的讲座安排紧凑,数名来气全国包括京津冀地区在内的知名专家就个人研究领域的成果进行了汇报。讲座现场学员参与度高,积极提问,学习氛围浓厚。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