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关于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部署,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学前教育高职院校对外合作交流新路径,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邀请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泰国西那瓦大学博士生导师吕京于2018年5月29日到校作“‘一带一路’之教育意蕴:国际理解教育”专题讲座。校党委书记罗慧,党委副书记、校长田承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甘利华,副校长黎孝康,全体中层及后备干部、教师代表和部分学生代表共计400余人聆听了讲座;田承春主持讲座。
讲座中,吕京教授围绕“一带一路”时代背景、“一带一路”教育影响和“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三个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以详实的数据、丰富的图像、生动的事例反映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及沿线国家所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果。
吕京教授指出,教育国际化是开拓国际关系,为国家谋福利的利器。“一带一路”战略向全球展示了实现中国梦的信心,为我国教育主动面向世界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中国教育要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贡献中国智慧。“一带一路”战略以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扩大开放范围与力度等,倒逼了教育深层次改革。吕京说,一带一路”战略给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与沿线国家的教育、科技、文化等务实合作,开启了中国教育转型的新时代。教育部在2016年印发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为推动区域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了大契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要加强合作、共同行动,聚力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形成平等、包容、互惠、活跃的教育合作态势,促进区域教育发展,全面支撑共建“一带一路”。
如何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吕京教授分析,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要围绕提质增效,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把做好人文交流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积极探索实践中外合作办学;要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要关注教师职业发展,打造特色型教师,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讲座前,吕京教授参观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并与学校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就如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对外交流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