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基曾是首都气象法制工作战线的一名“老兵”,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市气象局机关,历任政策法规处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一直从事法规综合管理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0多年。并参与了2004-2006年《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立法起草工作。他爱岗敬业的精神、勤奋努力的态度、严谨认真的作风得到了领导同事的一致赞誉和认可。
立法工作环节多、任务重,处室人手紧张,要经过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协调、协商、调查、研究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经过大量会议包括专家座谈会、部门协调会、基层调研会、专题讨论会、封闭起草会等等。作为起草研究小组的一员和会务的组织保障者。张宏基担负着前期议程拟定、邀请专家、会议筹备、会场布置、会议记录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的重任。他亲力亲为,顽强奋战在工作一线,经常挑灯夜战。从《条例》的初稿到征求意见稿,再到草案送审稿,每一稿的背后,都有大量的业务问题、管理问题、法律问题需要研究。他与起草小组的同事们一起,逐一研究分析,对草稿的每一个法条、每一个词语的用法都反复推敲,争取找出科学合理规范的写法。
为此,张宏基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他非常关注2012年“7.21”特大暴雨的相关报道,搜集并整理了《“7.21”相关报道评论内容摘要及问题指向》。他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关于新型城镇化气象服务保障若干问题研究》《关于气象灾害与城市病的各种关系及其表现的研究》等课题研究。这些都为立法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一本《北京市常用气象法规汇编》在他手中,已翻得页角残破。在他的办公室,立法相关书籍资料堆满了桌角案头。同事们常看见他拿着一沓厚厚的材料,找同事探讨需要咨询解决的问题,虚心向专家请教立法中遇到的困惑。
张宏基参与编制了“十一五”气象法规建设部分和“十二五”时期北京市气象法制与标准化建设发展思路研究报告与规划;参与全市气象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组织筹备工作,制定《北京市气象局关于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见》;牵头组织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纪念《气象法》颁布十周年系列活动,成功组织了华北区域中心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期间既担任出题人、又担任活动策划、比赛主持人;他牵头编辑了《北京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重要制度汇编》;推动市气象局于2015年6月正式建立起常年法律顾问制度。张宏基牵头组织全面推行气象行政执法责任制;组织起草了第1版气象行政许可事项办事指南;组织气象行政执法人员各类培训研讨,组织了第1-3期气象执法骨干培训班;连续多年组织气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积极组织和参与防雷安全、放球安全、探测环境保护等各类专项执法活动;牵头查处了北京市第一起违法传播气象信息案件;他是市气象局第一批取得北京市行政复议资格的人员。
转任到区气象局负责人之后,张宏基继续在岗位上敬业奉献,发挥所长,为推动基层气象现代化事业而辛勤努力。他时刻充满了热情与干劲。他全面加强单位管理,完善规章制度,组织制作了《昌平区气象局管理手册》。他扎实推进气象依法行政工作,大力开展气象普法活动,带头依法办事,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在改革发展中注意尊法、用法。他注重依法履行气象部门的社会管理职责,多次带队进行气象行政执法现场检查。他想法设法提升区局气象服务保障水平,加强部门协作联动,组织开发昌平区气象决策服务平台网页版微信版,升级昌平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大力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和各部门的充分肯定。他提出的“业务一流、管理一流、文化一流”理念在昌平区气象局深入人心,他与同事一起为打造一张亮丽的气象名片而努力奋斗着。
张宏基于2005年度、2011年度两次获得北京市气象局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他曾荣获中央国家机关2015年“最受欢迎的机关法治人物(提名)”奖,荣获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度优秀校友。他带领昌平区气象局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复评,通过北京科普基地复评,单位获得2017年度责任制考核优秀等次、优秀气象服务先进集体。单位多人次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等各类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