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
患者赵XX,女,39岁,来诊时症见:颜面、双下肢浮肿,乏力,咽痛,口干粘,纳可,手足心热,睡眠可,尿量正常,泡沫增多,大便1-2次/日,白带增多,舌质暗,苔黄腻,脉沉细。
会诊中心诊断及治疗建议
查:血钾3.66mmol/L,钙1.96mmol/L,白蛋白23g/L,肌酐53umol/L,尿酸404umol/L,总胆固醇9.68mmol/L,甘油三酯3.96mmol/L,尿潜血-,尿蛋白2+,比重1.015,酸碱度6.5,24小时尿蛋白定量6.46g/24h。
肾活检病理:考虑为微小病变性肾病(未见典型的节段性硬化,但可见肾小球硬化,不排除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曾于当地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24小时尿蛋白定量波动于3.92-6.85g/24h,存在低蛋白血症,肢体浮肿、乏力等表现.
来诊后经疑难病会诊中心专家会诊诊断,明确诊断为“1、肾病综合征 微小病变性肾病 2、高血压1级 3、低钙血症”。
会诊治疗方案:中医治以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清利湿热为法,重用黄芪益气补虚祛邪,水蛭活血通络,加败酱草、车前子以清热利尿,活血,射干、连翘、穿心莲、杏仁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川牛膝引药下行。败酱草性味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名医别录》:“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腹痛。”《本草正义》:“此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瘀排脓,惟宜于实热之体”。车前子:《名医别录》:“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明目疗赤痛。”萆薢其性味苦、平,归肾、胃经。可利湿去浊,祛风除痹。善利湿而分清去浊,为治膏淋要药。用于膏淋,小便混浊,白如米泔,另有临床研究,单用萆薢一味,碾粉,口服,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西医给予控制免疫反应,补钙等治疗(泼尼松60mg,Qd,黄葵胶囊、碳酸钙、α-D3等),经治疗2月后,患者一般情况好转,乏力、手足心热、白带量多、小便泡沫、颜面及双下肢浮肿等症状明显减轻,稍有咽痛,口黏,大便正常,舌红,苔白微腻,脉弦细。
复查:血红蛋白137g/L,血小板286.0×10^9/L,血肌酐44.1umol/L,尿素氮2.44mmol/L,尿酸245.2umol/L,白蛋白定量38.2g/L,总胆固醇6.55mmol/L,甘油三酯1.98mmol/L,钾4.03mmol/L,钙2.26mmol/L,二氧化碳21.6mmol/L,尿白细胞-,尿蛋白+1,葡萄糖-,潜血-,比重1.025,酸碱度6.0,24小时尿量4.2L,24小时尿蛋白定量0.83g/24h,目前尿蛋白转阴。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和内分泌器官,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肾脏病患病率高、预后差、医疗费用巨大,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很多肾脏病患者多个器官病变同时受累,甚至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常奔波于多个医院多个科室就诊,仍然诊断不清、治疗效果不佳,过早地进入尿毒症甚至早死。因此,急需多学科专家共同诊治,可望起到事半功倍、延缓肾脏病进展的作用。
责编:dawei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