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关于教育的7部经典电影,放假在家一定要看!尤其最后一部

文章来源:互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2-12 19:54:32
放假宅在家里,除了和家人推杯换盏、促膝长谈,也可以和家人、孩子一起看这7部经典的教育电影哦!既可以放松身心,又能从中品出况味,何乐而不为呢?
 
不用谢,接好啦!
 
第一阶段
 
实现梦想一定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勇气和行动。
 
01
 
《垫底辣妹(2006)》
 
高中女孩沙耶加
 
因终日和朋友玩乐,
 
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因此,
 
母亲将其送到了坪所开办的补习班。
 
经过水平测试,
 
沙耶加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水平,
 
在坪田老师的帮助下,
 
沙耶加对学习的态度逐渐浓厚,
 
后来更立下了考取庆应大学的宏愿。
 
推荐理由:
 
俗套的励志故事,恍如女主就是曾经那个不知天高天厚的自己,年少轻狂地天天喊着要考清华北大,认为梦想成真是多么轻而易举的事情。
 
当追逐梦想开始后,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挫折接连而至,这不就像现在的你么,其中所经历的苦楚也只有自己最清楚,但我想这些都比不上电影里的女主吧。
 
她学历起点很低,备考时间紧张,却立志要考取日本数一数二的名校。女主清楚也明白,期间也被无数次失败打击过,但依然为梦前行。
 
幸好她遇上一位好老师,坚持帮助所谓的“垃圾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信任她的能力和潜力。看完它,你肯定会被一些小细节戳到泪点,却也能汲取力量。
 
02
 
《当幸福来敲门(2006)》
 
一位濒临破产、
 
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
 
如何刻苦耐劳地善尽单亲责任,
 
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
 
最后成为知名的金融投资家的励志故事。
 
推荐理由:
 
重温经典,依旧离不开励志两个字。只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男主带着孩子经历了这些人生最低谷。
 
知道自己过着糟糕的生活,可能努力得不到回报,但依然选择了没有薪资高淘汰率的工作,并且告诉自己的孩子:“如果你有梦想就要捍卫它,当人们做不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对你说你也同样不能,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就这样。”
 
在生活如此不堪重负下等待幸福敲门,当然前提是:一定要做好准备。
 
不管成功与否,都要对自己说一句:因为梦想而做出行动,让教书育人这个梦变得更加现实。
 
第二阶段
 
时间从来不能阻挡梦想的脚步,
 
有着一份固执的坚持,
 
学习并领悟。
 
03
 
《阿甘正传(1994)》
 
先天智障的小镇男孩——
 
福瑞斯特·甘
 
自强不息,
 
最终“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顾,
 
在多个领域创造奇迹的励志故事。
 
推荐理由:
 
智力正常的人成功的几率有多大?那先天智障的呢?
 
其实故事很简单,为你简述阿甘在通往成功路上所遇到的各种选择和背后的努力,他因为智力的原因无法抉择,就是简单坚持,认真地做、傻傻地执行。
 
有人说他很幸运,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面对选择,他无所畏惧并用心对待。
 
04
 
《肖申克的救赎(1994)》
 
银行家安迪被冤枉杀了
 
他的妻子和其情人,
 
身陷囹圄,
 
一名小偷因盗窃入狱,
 
知道安迪妻子和她情人的死亡真相,
 
狱长不愿帮他翻案。
 
安迪知道真相后,
 
决定通过自己的救赎去获得自由,
 
最后成功逃出监狱。
 
推荐理由:
 
忙着去活或是忙着去死?
 
《肖申克的救赎》把生命变成了一种残酷的选择。肖申克的救赎是我们简单的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东西。相信自己,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属于自己的辉煌,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
 
斯蒂芬・金这位悬疑大师也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人们,追求自我的人生并非只是一个梦想,只是在于自己怎么去做。不管结果怎么样,这个过程很重要。
 
第三阶段
 
运用智慧和高效的方法让梦想更快一步实现
 
05
 
《荒岛余生(2000)》
 
一个FEDEX员工CHUCK,
 
在一次速递中遇到了空难,
 
潮水将奄奄一息的他带到了一个荒芜的小岛,
 
他开始了鲁滨逊式的生活。
 
1500天同生命的斗争,
 
他一次次尝试逃出小岛,
 
每一次失败后,
 
总结错误,
 
完善出逃方案,
 
并在最后的时刻得救。
 
推荐理由:
 
恭喜进入到第三阶段的你,已经拥有了行动力和毅力。
 
《荒岛余生》是2000年好莱坞最不同寻常的影片之一。
 
不是每个人都有去荒岛漂流的机会,但是每个人都曾深谙孤独的滋味。以前从来没想过:野人有野人的孤独,现代人有现代人的孤独,汤姆·汉克斯演绎了这两种孤独。
 
第四阶段
 
榜样精神传递给你正能量
 
06
 
《放牛班的春天(2004)》
 
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
 
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
 
他的旧友佩皮诺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
 
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
 
克莱门特·马修遗下的日记,
 
皮埃尔慢慢细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
 
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
 
推荐理由:
 
一部颇受宠爱的法国电影。从音乐老师马修对待所谓优秀学生和顽劣学生的态度便可感知到这位老师的魅力所在。老师和父母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坏孩子总做坏事,却不反思自己的想法可能是偏见,甚至是歧视。能唱出如此美妙歌声的学生,又能有多坏呢?我们要相信艺术能感化心灵。
 
马修老师虽然只是一位代课老师,他做的事情没有惊天动地,也没有创造完整的教育理论,但他却是一位伟大的老师,平等地对待所有问题学生,给予他们信任、动力和理想。
 
07
 
《超脱(2011)》
 
影片的主人公
 
亨利·巴赫特是一个代课老师,
 
学校集中了那个区最多问题的少年。
 
他告诉自己
 
在代课这一个月期间只需照本宣教,
 
在课堂上不出现杀人事件,
 
一切如常进行,
 
他一个月后就可以拿到薪水功成身退。
 
但最后还是逃不过内心
 
对这些少年的同情和某种意义上的责任,
 
开始尝试着引导和教育他们
 
面对和改变这种内心病症。
 
推荐理由:
 
这部片子有些阴暗,建议心理强大的小伙伴儿观看,但亨利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即使知道教育熊孩子是件困难并且耗费时间的事情,可心中有爱,就不放任其不管,虽然片中结局并不美好。
 
我们为什么会自然而然地去定义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并将各种事情截然分为两类?很难忘记亨利那张写满痛苦的脸,喃喃低语“我们在失败,不断失败”;他与片中诸多人物的痛苦便相当部分源自于对失败的挣扎。
 
请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在教育中,关于“成功”的标准不那么单一,以后孩子们的幸福会不会也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