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境外大批蝗群入侵我云南边境,如何防控成为首要任务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7-15 11:43:05

 我国云南现在正面临蝗虫大军越境,云南省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9日发布信息指出,邻近的老挝技术不足,导致大量黄脊竹蝗从6月28日起飞越边界入境,至7月8日已经发生灾害,目前已出动502架次无人机灭蝗,仍挡不住蝗军的入侵趋势。sss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目前老挝的蝗群还在源源不断规模入侵我国,境外源头防控难度极大。
 
老挝已有1900万亩田林受灾
 
据正在前线参与蝗虫防治的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谌爱东向记者介绍,老挝目前已过了蝗群的防控最佳期,灾情相当严重。
 
老挝丰沙里省是2020年老挝黄脊竹蝗的集中发生区域,同时也是我国黄脊竹蝗的主要虫源区,从境外提供的相关信息表明,2020年,丰沙里省7个县黄脊竹蝗的产卵地面积达到2.6万亩,同时,由于老挝前期高温干旱和森林火灾等影响,黄脊竹蝗孵化时间提前15至20天,且孵化成活率高,虫源基数较大,造成当前老挝目前发生面积较2019年明显增加,已对竹林和陆稻、玉米、甘蔗等农作物造成危害。
 
从目前虫情看,老挝黄脊竹蝗已进入成蝗发生高峰期,其迁飞扩散范围逐渐加大、速度加快、入侵时间长,将对境内林区竹类及周边禾本科作物构成严重威胁。
 
云南境内防控压力大
 
由于老挝防治技术力量薄弱,基本未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境外不断增大的成蝗群越过116公里的接壤边境线不断迁飞入境,对境内防控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竹蝗过处,寸草不生
 
黄脊竹蝗爱吃竹子叶,如毛竹、刚竹、水竹等,当此类蝗灾发生时,所有竹叶都会被吃光,整片竹林如同被火烧过,会使竹子枯死,隔年竹林出笋量极为稀少,最后导致竹林腐败,此次入侵中国的黄脊竹蝗是当地产竹区的主要害虫,虫卵能过冬,5月初孵化,至6月底孵化完毕。与目前在非洲和南亚国家发生的沙漠蝗虫并无关系。
 
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7月9日证实,6月28日起,首次在老挝边界发现黄脊竹蝗越境入侵中国,受灾的普洱市江城县牛倮河保护区至本月8日已经发生蝗灾,累计已有98872.3亩地遭受侵袭。
 
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指出,现在每日均能在灾区发现新蝗虫群体入侵,且蝗虫们扩散速度有上升趋势,正朝着邻近县区不断蔓延,且连农业用地都出现遭殃趋势,官方初判,中老边境地带,7月起至9月份极有可能进一步发生大规模黄脊竹蝗灾害。目前基层一线正在紧张防控中。
 
谌爱东介绍,本次入侵的蝗虫名为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网翅蝗科,竹蝗属的一种昆虫,俗称竹蝗、蝗虫。喜爱取食毛竹、淡竹、刚竹等,还取食玉米、水稻等5科25种植物。
 
黄脊竹蝗大发生时,常使竹林大面积枯死,特别是高温干旱年份,常随着竹蝗取食量增大导致为害加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
 
近年来,老挝北部多个地区均发生黄脊竹蝗灾害(是除了登革热、艾滋病、肺结核、禽流感的第5个老挝人畜疫情灾害)。受灾地区多为山地竹子与阔叶林混生地带,主要危害旱稻、玉米和竹林,蝗灾所到之处,玉米叶片被啃食,只剩茎秆,水稻和旱稻秧苗的地上部分被大量取食,农业丰收和老挝北部各省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认识黄脊竹蝗
 
黄脊竹蝗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表下1-2厘米深的卵囊中越冬,其发育期与地理环境和有效积温紧密相关,在林间孵化期持续时间较长。在我国从南到北于4月中旬到6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若虫5龄,平均每龄龄期约10天。雌、雄若虫期平均长为57.17天和55.96天。成虫于7月上旬开始形成,半个月后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10天左右可以交尾,但交尾时需取食20天。成虫产卵期为7月下旬到8月初。
 
成灾的主要因素
 
近些年,受到温室效应等的影响,全球气候出现异常,造成气温变暖等,土壤中越冬的黄脊竹蝗卵大部分都不会冻死,大大提高了第2年卵孵化的基数,加上春季经常出现的高温干旱天气,为林间黄脊竹蝗的暴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今年老挝发生严重的黄脊竹蝗的情况就是这样条件下造成的,从目前天气情况分析,老挝春季高温干旱促使卵的孵化时间提前、孵化成活率提高、迁飞扩散时间提前,是今年境外黄脊竹蝗入侵时间提前、种群数量大的前期条件。
 
如何防控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谌爱东
 
相对其他入侵害虫,我国对黄脊竹蝗的研究与防控技术还是相对成熟与成功的,但这次规模性入侵量大,入侵时期提前,危害林区态势已经形成,农田作物如玉米、旱稻等将面临严重威胁,已有发生情况。规模入侵的虫源主要在老挝丰沙里省,目前已经错过最佳境外防控期(如卵孵化期和跳腩期),云南边境一线面对源源不断规模入侵的竹蝗压力十分巨大。
 
建议要充分发挥护林员、防疫员、农科员“三员作用”,加强蝗情监测,抓住防控的关键时期,采取“打点”“截流”“阻截”“灭源”的防治策略,采用人工监测与智能监测相结合、化学药剂与生物农药相结合、空中防治与地面防治相结合、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http://www.dashoubi.org/gongyi/zonghe/gyzx/138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