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道经》第五十章
求道者求理也;求理者求序也。得序者得大用也。
有理有序者则存(兴),无理无序者则衰(亡)。
知理兴化,危者安其位,亡者保其存,乱者图其治。
知“道”者明,明者心安;得“道”者智,智者不惑;
用“道”者慧,慧者不惧;成“道”者圣,圣者赢天下。
《德道经》第五十一章
天行之谓道,人得之谓德:道德定而行有轨,群有序,物有成。神有归,天下定矣。
以德求道,犹如探水得源,寻枝得木;以道求德,先见理,后见事:识得一,万事毕。
无德求道,拔木塞源,正道熄而霸术猖。风尘坎坷,不见南北,行走失利,与道远矣。
道德者爱民,利民,益民、安民,智、勇、仁、义、力合一,行事时得其宜,安其所,亨通不穷,茂对天时,雷行天下,大治永赖。
天道阴阳,地道刚柔,人道贵正。天之大德是大生,地之大德是广生,人之大德是富有之大业,日新之盛德。
《德道经》第五十二章
事藏于理,有象有形;理显于事,有正有负。
事未发理己显,敬理者合乎道,合道者必遵理。
知理做事,德必助之,顺风张帆,事半功倍,凶言不至,妖孽灭息;
无德行事,买玉得石,失其所欲。
有德有物,无德无物。
《德道经》第五十三章
德者正其位,广其居,兼覆兼载。大德者行大道而善天下,善天下者,无私无我,无我无心。善者众,天下正;天下正,人人用其慧,人人得其所得,人人享其权,人人方可平等。
德在当下,人在德中,德不离人,人不离德;世不离德,德不离世;如金似器,器器皆金。以德做事,事事皆善。
修身者小人也,修德者大我也。德之不守则陷入邪妄,德之不行,则世无百日治。生命在于呼吸之间,善恶常在一念之差。情顺万物而无性,人善万物而无心。
《德道经》第五十四章
化育万物者道也,通于天地者德也。大道者行于万物,至理无塞。大德者通天地,育万物,无所不载,无所不覆。
修德乃追求人性之安定,心之自觉,正心、诚意、毋自欺,贞正,参和不偏,善待一切。动而正,用而和,莫为而不为,莫至而不至,直贯天地,方达天命。
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德。人,无德则不立;国,无德则国亡;天,无德则天灭。天德开万世,明德孔嘉,万岁无亏。
《德道经》第五十五章
随道而行曰德,德者会通道之枢机。道因德立,德因道显,德者道成,德失道往,德道相磨,万物化生。道者,形之上;德者,形之下。育德以应道,应道可建业,以道济天下,上,天佑之;中,人和之;下,地载之。
以德成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远近幽深,一一而成。乐德知“道”,育化万物与天地似,位尊而稳,长爱嘉福。风高无边,德隆无敌。
天人合一,没有玄机,唯有德性。
《德道经》第五十六章
道成德立,德立道达。道德并行,德立民亲,非以市恩;道行民随,非以强迫;民随则相睦,非以示威;相睦则恭敬,恭敬则无伪,无伪则民仁,民仁则廉洁,廉洁而民不贪,不贪则民无私欲,无私欲则道立,道立则天下治。
《德道经》第五十七章
木在水上,流行于风,以风利木,一日千里;逆风而行,阻力重重。德在事上,累积而成,离事求德,缘木求鱼。离德谋事,难以久远。以德谋事,明月照夜,使暗为昼。然则何以常见圣穷逆达,贤贱愚贵,善贫恶富耶?此非德之过也。乃世之失道,己之少慧,缺力不合适宜所致,非世之恒常。
古之至圣至贤者多以立言、释言而成;今人欲以成圣成贤者当以事树之。入山见木,入野见草,德于事中显,事在德中行。德者合道之行也。以慧抱德处势则昌,干慧背德去势则亡。
《德道经》第五十八章
航海必备司南之器,为其不惑也。德,人之司南;大德者公德也,世之司南。
大争之世,立业之时,何以立业?以德顺道合而无隙者心之所愿,志快意惬;反之,废德任力犹如盲师御宛马,目不见路。巧而得之,巢成树折,非久即夭。以德做事,未能成者,非德之过,其用之非也。
《德道经》第五十九章
无德者不可给其力;无勇者不可驭众;无义者不可近;无慧者不可共谋;无爱者不可为伍;
重守轻攻者不可与之开疆拓土;重道无慧者明为守道,实为守株,终为道所害。
圣人不远不近,不疏不亲,各得其所。
故曰:德、力、勇、慧非其处,犹如教羊逐兔,使鱼捕鼠,非其所长,费日无功受辱多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