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是每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和群众关注的焦点。
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听取“两高”报告。报告回顾了2021年我国司法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分享了不少各地法检的先进经验,并展望了2022年司法工作,干货满满。
已阅君注意到,今年“两高”报告中,共有14处与浙江相关,其中最高法和最高检主报告各有7处,包括办理争议性案件、推动整治社会治理和执法司法突出问题、服务保障区域发展等。刚柔并济的种种举措,反映了浙江不断提升的法治能力和水平。
“越来越多‘浙江元素’的出现,意味着我省在司法领域的探索和创新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牛太升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又肩负建设“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区和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使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打造一批重大标志性法治成果,意义尤为重大。
过去一年,浙江的司法“成绩单”引人瞩目,绿色发展、数字化改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颇具特色的内容较为吸睛。最高法报告提到,浙江安吉法院“森林法官”守护森林竹海,践行“两山”理念。自2017年起,安吉在全省首推三级“林长制”,但随着森林资源保护要求不断提升,旧模式逐渐暴露出基层林长解决实际问题法律知识不足等短板。2021年11月,安吉县法院120名干警组成“森林法官”队伍,下沉到215个村,前端参与涉林纠纷化解,用“网格化”的精细司法服务守护绿水青山。
最高检报告点赞大数据法律监督“浙江经验”。2021年以来,在全省推进数字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省检察机关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体系,从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社会治理转变。省检察院开展第一批数字监督专项行动,排查出监督线索2739条,推进35个重大类案监督场景应用,查办车辆骗保理赔等新领域虚假诉讼1975件,向全国检察机关移送各类监督线索3.5万余条。
2021年,民法典、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继实施。“两高”报告提及多个浙江法检在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好做法和典型案例,如以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推动禁止为未成年人文身、发生在杭州的我国数字经济背景下人脸识别纠纷第一案、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等,为全国类似案件办理贡献了“浙江智慧”。
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黄廉熙说,这些具有价值导向的典型案件,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
进入新发展阶段,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呼声越来越高。直面新型疑难问题带来的新挑战,浙江各级法院、检察院进行了有益尝试,树立了许多实践标杆。
比如,最高法报告提到,北京、杭州、广州互联网法院运用先发优势,推动技术创新、规则确立、网络治理向前迈进。2021年12月,杭州互联网法院在省高院指导下,针对绝大多数涉网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标的金额小、案件数量多、结构化特征明显等特点,从著作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案件突破,创新上线知产智审系统,已审结案件2000余件,平均审理期限32天,无一案件发回改判。
最高检报告提及的“携手中国残联切实加强残疾人司法保护,全面推开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有关做法最早也源自浙江。2020年以来,杭州市检察院在全国率先系统化开展无障碍环境检察公益诉讼,2021年迭代开展信息无障碍公益诉讼,向相关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8件,促进出行、办事、文化等公共场所信息无障碍水平提升。
读完“两高”报告,我省法检干警表示,这些“浙江元素”让大家倍感振奋,接下来要继续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坚持稳中求进、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加快推进新时代法院、检察院现代化建设,全力推进法检工作高质量发展。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