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由中央网信办网评局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联合举办的2020年“发现最美铁路?红色昌赣忆初心”网宣活动正式启动。“发现团”成员走进南铁通达医疗口罩厂聆听铁路人的抗疫故事,探访赣州国际陆港感受铁路人建功新时代的担当作为,对赣南老区因“铁”脱贫、因“路”致富的故事进行全方位报道,进一步扩大“发现最美铁路”的品牌影响力。333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要着力推动老区特别是原中央苏区加快发展,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对于江西革命老区人民能否过上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在心。2019年12月26日,昌赣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井冈山革命老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正式跨入高铁时代,融入全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江西实现市市通动车,一条振兴发展的快车道在老区铺就。
南昌,“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赣南老区,“地球上最绚烂的红飘带”的长征起点。从地图上,把这两个区域划上一条直线,可谓轻而易举,但要把这条线变成现实,却是要突破空间上的障碍。再看当前,脱贫攻坚已到决战决胜期,老区人民更不能掉队一人。从空间到时间的“连线”,必定是意义非凡的时代篇章。昌赣高铁,就有这样的特殊书写。
因地制宜,释放就业红利。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多个发展的案例已经证明,基础设施建设对贫困劳动力就业“饭碗”的端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昌赣高铁的建设过程中,大量选用、采购当地建材,聘请当地施工人员,并对利于村民出行的施工便道进行硬化,变黄泥土路为水泥公路,畅通村民出行路、致富路。铁路建设往往都是“兵团级”的,昌赣高铁虹吸了老区大量的就业人口,产生了直接的“薪资效应”。同时,一条铁路的通达,更是因地制宜地打造了就业半径,乡亲们不需要“爬山涉水”,就能完成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精准输送。“说走就走”“想干就干”,这样的就业体验,可谓幸福感满满。
谋篇布局,支撑科创愿景。一直以来,赣南老区都给人一种“山高路远”的感觉,因为地理限制的原因,一些尖端的科技创新领域就产生“望山兴叹”的唏嘘。“高铁一响,黄金万两。”以前的贫困并不意味着对前沿科技的绝缘。随着昌赣高铁的开通,江西开始布局“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让南昌、吉安等几个电子信息产业重镇直接牵手珠三角。后者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地,也正是因为铁路的延伸效应,才能产生人才流、技术流和投资流的资源整合。“一轴、四城、十基地”,江西对电子信息产业带进行总体布局,既要谋全域,更要得一隅,而昌赣高铁则是一条金丝带,让诸多愿景皆能“大珠小珠落玉盘”。
乘势而上,助力产业升级。从“普速时代”一步迈入“高铁时代”,赣南老区的多个地市寻觅到把产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和理由。万安花花世界景区把乡村旅游与苗木产业进行双向升级,陆续带动60多户贫困户种植花卉苗木;兴国利用高铁来促进沿线县市区域功能开发,带动“精准扶贫”项目实施;赣州重新定位“红色故都、客家摇篮”,让旅游红利越发明显……唯有抓住产业升级这个根本,赣南老区才能拥有可持续性发展的不竭动力。产业升级不是凭空想象而来,而是需要乘势而上的具体抓手。一条高铁的无远弗届,赋予了这块红土地太多的产业想象空间。对于未来,我们充满期待。
昌赣两地一线牵,高铁铺就幸福路。高铁开进赣南,增添的不仅是一条通道,更是逐梦未来的信心。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老区脱贫更是重中之重。高铁飞驰而过,带动赣南老区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现代家居、旅游文化、特色农业等产业蓬勃发展,为江西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力“引擎”。沿着这样的幸福之路出发,红土地一定能够迎来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