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读许知远《青年变革者》,得以窥见梁启超少年时的生活。梁启超出生于广东省新会县茶坑村,自小便被视为神童,五岁开始读“四书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2岁考中秀才,17岁中举,一时风光,当世无两。
其祖上是农民,直到祖父这一辈,才通过读书发迹,但也只维持在小康水平。梁家传到梁启超这一代,才算真正引人注目。梁启超的九个子女,个个成才,其中梁思成是建筑学家,梁思永是考古学家,梁思礼是火箭控制系统专家。
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既保留着传统家风熏陶,又兼具现代开明教育的特征。流行于世的梁启超“家训十则”,便多带着现代人文教育的理念在其中,譬如“莫问耕耘,但求收获”“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等。
梁启超曾提出“三不”的教育理念——“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
所谓“不惑”,即养成判断力。而想要养成判断力,“第一步,最少须有相当的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智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梁启超由此告诫子女:“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强调现代职业对处世立身的重要性。
而“不忧”,则是他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要求自己的子女要时刻保持着对生活积极进取的态度。
“不惧”则是要培养坚强的自由意志。如何让自己的意志坚强起来呢?梁启超认为,首先要心地光明。他说:“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http://www.dashoubi.org/gongyi/zonghe/gyzx/2020-07-19/139115.html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体现的是梁启超的教育智慧,这种智慧给孩子们提供了宽松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