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诗意与地气(上) 张炜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6-16 19:51:31
有人赞扬一些文艺作品,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接地气”。其他理由说不出或说不清楚。“地气”是什么?不好讲,但似乎都知道。这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意思差不多,什么家长里短、乡村邻里,反正是底层生活,是老百姓的语言。这时候表现形式本身成为最重要的,重要到无关艺术品质,而是一种道德。这样一来就多少有点过分了,会让人讨厌这两个字。因为在各种各样的表达风格面前,作者应该是自由的,接受者也是,他们会在某种通俗甚至低俗被一再肯定时,引起反胃的抽搐。
 
我们熟悉的那种土得掉渣的诗章曾被当作了不起的“成果”去推广,其实它们与诗并无多少关系。写低层生活当然不是问题,诗人完全可以用诗的形式,努力为一片土地构筑起一部特殊而鲜活的历史。其实以各种方式都能做出同样的努力,而且更直接更生动,有更可触摸的温度和亲切感。比如一个老区,长期以来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深邃曲折,经历了激越的战争年代,积淀和汇聚了诸多元素与色彩,是一个无比丰富的世界,可以做各种诠释和解读;一片连绵的山地,蕴藏着巨大的牺牲和奉献,神秘而厚重,留下了无尽的爱恋和慨叹。谁能把真正的山地呈现出来,谁就是一位不朽的歌者。
 
对于地域文化和生活情状,我们已经使用了太多的语言去概括,渐渐化为一些耳熟能详的符号。这种传达方法如果走向一个极端,也会形成一种遮蔽。就一片土地而言,还需要具体的感性和清晰的理性,让二者并存。就此来说,真挚而自由的篇章才令人赞叹,才能唤起深入山地的欲念,勾起一片古道热肠。这不单单是忆旧,也不仅是对往昔的留恋和寻觅,还有现实的记录,有独属于个人的感慨。新与旧的交织共鸣,产生了深刻的历史感,使每一座突起的山峰与深长的沟壑都充实了新内容,与生活在这里的人血肉相连。这其中有斑驳的民间记事,有梦想之歌,这一切终化为一场浑然的和声。我们从那如豆的山间油灯的微小光亮里,窥见母亲操劳的面容和童年的欣悦;从一枝吐蕾的腊梅听到春天的声音,释放大山的消息;从袅袅升起的一缕炊烟嗅出故乡的香气,更有忧伤和贫瘠。这些感知也许并无太多曲折,却是朴素的儿女情怀。
 
仅仅用“地气”去解释艺术的力量未免肤浅。它不等于底层,也不是庸俗和粗浊的汇集物,不能远离精神与理性的澄明之境,更不是拙劣的堆积和表演。它应该是来自土地本身,是生命之根,是创造和生长的依据和滋养。这种绵绵无尽的吸取和长久的依傍,可以对创造者构成巨大的支持,使其像大地上的植株一样欣欣向荣。出于心灵深处,才会感人至深,意境才会洇化开来,漫成一片。愤怒和欢欣没有满溢迸发,就难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倾诉。
 
如果将一些地域民俗的记录加以夸张,即失去了淳朴。它们应该有更多的含纳和包容,视角要更加开敞。只着迷于故地风习和传统,对独有的一些生活画面给予清晰准确的描摹,虽无可厚非,却不能走入风格的刻意。这种记述既有别于一般的历史书写,也不能是廉价的地方主义。它有颜色有气味,有不易重复的一些具体或偶然,更有向外敞开的气度和高度。这就与其他艺术形成了互补关系,具备了更为普遍的意义和价值。一些十分“地方”的道具我们非常熟悉,它们被使用了无数次,看上去无一不是用情用心之物,其实只是一种“最大公约数”。这里需要生活中的微小,让我们看到一个区域的生存之道,并连带出无数的故事和漫长的传统。贫困的往昔,享用和快意,甚至还有奋力一挣的地方之勇,都尽在其中了。这是以小博大,是情感,是不能忘怀的故土之心,好比一壶热酒的倾倒和饮用。
 
http://www.dashoubi.org/gongyi/zonghe/gyzx/2020-06-16/135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