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乡情催春——巴秋作品展1月31日范家花园开幕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1-28 15:11:05

乡情催春——巴秋作品展将于1月31日(农历腊月二十六)在海陵艺术展览馆开幕,这是继2018年9月巴秋美术馆落户梅兰文创园之后在家乡举办的第二次个展。

本次展览的亮点——巴秋先生创作的多幅以老海陵街区为展示对象的作品将首次亮相。这批画作延续巴秋的“乡愁”主题、古拙文气的写真风格,笔触朴素,情感细腻,给市区春节文化氛围增添浓重的一笔。

展览将持续至2月14日。

展览主题/

乡情催春——巴秋作品展

开幕时间/

2019年1月31日上午10点

展览时间/

2019年1月31日—2019年2月14日

展览地点/

海陵艺术展览馆(五一路6号范家花园) 

主办单位/

海陵区委宣传部  海陵区文联  海陵区文体旅新局 

协办单位/

泰州巴秋美术馆

   淡与素

彭锋  | 北京大学教授 著名策展人 

欧阳修在自己的《醉翁亭记》中说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从古至今,中国山水画一直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石涛说:“夫画者,从于心也。”,更是道出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旨。而山水画是最能将中国精神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的一个艺术门类。巴秋画山水就是要借山观道,从水悟襌,于精微处致广大,于清静处得虚空。其

山水尽显文人雅士的脱俗情怀,赋予了山水更多的灵性与诗性,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山水画要有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精神,意境来自心物的融合,来自主客观的高度统一,偏执一隅,都是盲区。

而巴秋的山水,无论是江南山水的雅。还是西北山水的朴,都能统一的表现出巴秋素线绘山水的面貌与形式,显现其思接前贤、笔对当下、于平凡中求平凡的禅意。

巴秋的画,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本书,法国汉学家朱利安(Francios Jullien)写的《淡之颂》(In Praise of Blandness)。朱利安旁征博引,证明中国美学推崇的趣味是“淡”。巴秋画的多为蔬菜瓜果五谷杂粮和素雅山水,与酒肉之臭相比,确实有点“淡乎其无味”。

但是,巴秋的画,并不是用淡墨晕染而成,而是不惜笔墨和工夫,精心刻划。与其说淡,不如说素。子曰:“绘事后素。”素的境界,是绘画很难达到的境界。

无论是淡还是素,都指向一种超越与回归。当老子用无名、朴、婴儿来形容道的时候,说的是要从纷繁的尘世超越出来,但超越出来的目的不是进入天堂,而是回到本根,回到本来的平淡无奇。由此,表面的平淡无奇实际蕴涵了人生酸甜苦辣的历程。在巴秋的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迂回式的超越,绚烂之极的平淡。                              

观巴秋的画,给人启示,使人思索如何从艺术走向生活,再从生活走向艺术,深入实地写生(或叫写真),是出息画家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