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邢台现代医院怎么样 拥有尖端诊疗技术

文章来源:互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8-06 15:22:39
日前,“写本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18年理事会”在南充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会,西华师范大学写本学研究中心正式掲牌。
 
本次会议共收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80余篇,在为期两天的会议研讨中,学者们围绕“敦煌语言文字与文学文献"敦煌历史考古及图像艺术"简帛、碑刻及写本学研究"等主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写本是与刻本相对的文献载体。与刻本文献的程式化、批量化和规范化不同,写本的个性化特征较为突出。西华师范大学教授伏俊琏介绍,大致在北宋以前,文化传播的载体主要是写本,宋代以后,刻本成为书籍的主要形式,而写本仍在很大范围内作为辅助形式存在,像《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等书也用写本的形式保存,民间文书更是大量以写本形式流传保存。“20世纪以来,随着战国到汉晋简帛文献、敦煌写本和吐鲁番文书等的发现,大量宋以前的写本重现于世,在此基础上,写本学应运而生。”
 
伏俊琏告诉记者,近年来,受书志学、考古学方法的影响,我国写本学研究的面貌有了较大变化,一批学者从写本整体入手,发现了诸多学术新问题,写本学研究逐漸发展起来,西华师范大学汇聚专家学者,于2017年5月成立了写本学研究中心,是国内高校成立的第一个写本学专门研究的实体机构。
 
记者了解到,伏俊琏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整理、编年与综合研究”研究团队成员为写本学研究中心基本队伍。团队成员在《光明日报》《学术研究》《历史文献研究》《云南师大学报》《西华师范大学学报》等报刊杂志上开设“写本学”研究专栏。同时,该机构还创办了“写本学研究”微信平台,一年多来共发表课题组成员成果论文58篇,发表学界最新写本学成果报道30篇,总点击量达到6万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