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南京建国医院做怎么样 以诚信服人做诚信医疗

文章来源:互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7-11 10:57:14
武汉兰韵昆曲社成立至今,在坚持每周拍曲、传承弘扬昆曲清唱艺术的同时,一直致力于昆曲艺术在江城的推广传播,让阳春白雪的昆曲艺术走进更多热心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普通市民。
 
2018年7月8日,武汉兰韵昆曲社社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李俊女士携曲社诸位社员,走进武汉工人文化宫武汉职工大讲堂,以“则为你如花美眷——从《牡丹亭》看昆曲文词之美”为主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昆曲普及讲座。
 
鉴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在读者中有着更广泛的接受度,讲座伊始,李俊社长从大家熟知的《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说起,将大家带入《红楼梦》中的昆曲世界,并以播放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的形式拉近了大家和昆曲之间的距离。
 
关于昆曲的起源,李俊社长融合众家之说,在辨析“昆腔、昆曲、昆剧”三者异同的基础上,指出昆曲就是以昆山腔谱唱南北曲,赓续了中国“文乐一体”的传统,是明清以降南北曲最重要的歌唱文学形式,堪称“近古歌唱文学的活体遗存”。自第一部按照昆曲格律写作的传奇《浣纱记》搬演到舞台,完成了昆曲演变为昆剧的华丽转身。明末清初,昆剧进入长达两百年的全盛时期,不但逐渐成为全国流行的“国剧”,而且为地方戏曲提供了丰富滋养,成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作为融古典韵文学、传统美学和戏曲表演艺术于一身的最佳典范,昆曲既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承载着中国文人的情怀,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极强的生命力。在迄今六百多年的历史中,昆曲有过“争唱梁郎雪艳词”的盛景,也经历了风雨飘摇、艺人星散的衰歇,时至今日,仍不绝如缕,迎来昆曲的复兴,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的幸运。
 
很多人与昆曲结缘,源于白先勇先生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李俊社长援引了白先勇先生对昆曲的评价:昆曲是最能表现中国传统美学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一种艺术,能够把歌、舞、诗、戏糅合得精致优美的一种表演形式,值得现代人去珍惜和呵护。
 
在昆曲现存剧目中,我国明代杰出的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流传甚广,数百年来传唱不衰。其“情之至也”的至情观念,典雅优美的曲词,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和认同。李俊社长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对《牡丹亭•游园•惊梦》中的步步娇、皂罗袍、山坡羊、山桃红等多个曲牌的经典曲词逐字逐句做了精微细致的赏析,辅以名家演出的视频以及录音,宛如把大家吸引进了一个姹紫嫣红、瑰丽多彩的昆曲大花园,让游园者流连不已,引起在座听众的由衷赞叹。
 
昆曲尽管属于近古遗音,但不是已经进入博物馆供人凭吊的文物,而是仍能在现实中观赏、研习传承的活的艺术。分享了昆曲文词赏析之后,讲座进行到昆曲曲唱和互动环节。首先,武汉兰韵昆曲社的社员以良好的风貌和婉转细腻的演唱,上台为大家演唱了《牡丹亭•游园》的【皂罗袍】【好姐姐】、《牡丹亭•惊梦》的【山坡羊】【山桃红】,传达了昆曲流丽悠远的风韵,获得大家的好评。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王玫副社长现场教授了杜丽娘那句感人肺腑的念白:“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对每一字的唱念发音,王玫副社长都做了说明,鼓励大家讲究规范,不可随心所欲。之后在王玫副社长的带领下,三位观众上台学习了旦角水袖的身段表演,在欢声笑语中努力掌握动作要领,对戏曲表演“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有了更深体悟。
 
本次讲座由武汉市总工会主办,武汉职工读书会承办。据悉,武汉职工读书会旨在倡导全民阅读,进一步在全市广大职工中形成爱读书、会读书、好读书的良好学习氛围,为全市职工提供一个“爱读书、读好书”的学习交流平台,打造全市“职工读书大讲堂”和全市职工的“读书之家”。
 
在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武汉兰韵昆曲社将继续推动昆曲艺术的传播,为建设书香武汉、风雅武汉略尽绵薄之力,让昆曲这朵空谷幽兰在江城开枝散叶、清新绽放。
 
“则为你如花美眷”昆曲讲座视频花絮
 
武汉兰韵昆曲社创建于2015年10月,是湖北省第一家民间昆曲社团。
 
曲社的名誉社长为国宝级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蔡正仁和张静娴老师,艺术顾问为著名曲家、非遗传承人毛伟志老师,艺术指导为国家一级演奏员、剧团首席笛师、昆曲音乐专家迟凌云、钱寅、黄光利老师,国家一级演员、昆剧表演艺术家杨晓勇、黎安老师。社长:李俊,副社长:徐波、王玫、夏向阳、刘波。
 
曲社成立至今,以“普及昆曲知识,提升城市品味,彰显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为己任,以“日拱一卒,不期速成”的精神,坚持每周拍曲,开展网络及线下相结合的昆曲拍曲教学交流活动,学习工尺谱基础知识,结合昆曲相关拍曲资料,按照曲词、字音、韵部、阴阳四声、尖团、清浊等内容逐字分析研习,致力于传承弘扬昆曲清唱艺术,完美诠释六百年大雅昆曲。
 
武汉兰韵昆曲社于2016年受邀获得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团体会员资格,已和诸多拥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曲社一道跻身昆曲一线曲社之列,并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与各地名家、曲友对话和交流的能力。
 
武汉兰韵昆曲社多次受邀参加全国各地知名曲会雅集,如苏州虎丘曲会、千灯秦峰曲会、宜兴阳羡曲会、遂昌昆曲节、北京中国昆曲艺术保护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雅乐正声”全国昆曲曲社曲友雅集、首届嘉兴曲会、昆山玉山雅集暨巴城重阳曲会、北京昆曲研习社60年传承昆曲艺术研讨会暨全国昆曲曲社曲友雅集等,并亮相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文化十分”栏目“600年昆曲再吐清芬”节目。取得了2016遂昌“牡丹亭”杯世界华人昆曲曲友会一等奖第一名等成绩,相关专访在2016年4月19日《中国文化报》第2版综合新闻头条刊登。《昆曲评鉴》2017年第二期总第4期“曲社专栏”刊登了曲社的情况及近年来参加的各项活动。
 
武汉兰韵昆曲社成立至今,在武汉举办了多次昆曲雅集以及相关推广活动。其中规模较大的有:2016年6月,携手湖北大学沙湖昆曲小组举办了“凭栏赏荷”昆曲经典曲目仲夏雅集。2017年4月,曲社部分学员受邀做客湖北资讯广播品牌节目“荟文说戏”直播间,向广大听众普及昆曲基础知识。2017年8月,携手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校友会和木兰荟,举办了主题为“女性与艺术的对话我与昆曲有个约会”的昆曲知识讲座。2017年10月,举办了迟凌云老师“昆曲艺术之依字行腔”知识讲座。2017年12月,举办了“如花美眷琴瑟和鸣”古琴昆曲迎新雅集,并荣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丁承运先生和傅丽娜女士拨冗惠临雅集。2018年3月,举办了“占春魁”戊戌撷春雅集,并荣邀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蔡正仁先生和张静娴女士惠临雅集。2018年5月,联合武汉地区十二家传统文化社团,发起举办了武汉首届传统文化社团联谊会。2018年6月,举办了迟凌云老师昆曲知识讲座暨“醉花阴”戊戌端午雅集。2018年7月,在武汉市总工会武汉职工大讲堂举办了主题为“则为你如花美眷——从《牡丹亭》看昆曲文词之美”的昆曲知识讲座。
 
通过在武汉三镇举办雅集,普及昆曲艺术,武汉兰韵昆曲社为建设书香武汉、风雅武汉略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