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宫腔粘连的几种方式
1、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2、宫腔镜(检查宫腔粘连的金标准)
3、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4、经阴道超声检查(尤其是四维彩超)
二、宫腔粘连分类
1、膜性粘连
2、肌性粘连
3、纤维结缔组织粘连
三、宫腔粘连治疗选择
1、无临床症状,无生育要求,不需要手术治疗;
2、虽有月经量少,但无生育要求,且无痛经或宫腔积血,也不需要手术治疗;
3、对于不孕、反复流产、月经过少、有生育要求的,首选宫腔粘连分离手术。
四、宫腔粘连初次治疗应遵循的原则
1、重建并恢复于宫腔解剖学形态,去除粘连组织,保护残留子宫内膜;
2、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手术建议在三级及以上医院,并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施术;
3、重视术前评估,尤其是宫腔镜检查与评分情况。明确粘连范围、性质及残留内膜分布,制定手术方案及术后综合管理措施。
五、手术技巧
热点问题:冷刀、电切的选择
(一)用冷刀分离宫腔粘连的优势
1、没有电、热损伤,对宫内膜损伤更小,减少了设备投入;
2、不需要扩宫至9-10号,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本身对宫颈内口粘膜损伤的可能;可能降低了术后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
3、宫腔创面修复可能更快。
(二)用冷刀的劣势
1、操作相对困难;
2、止血效果差,术后需要宫缩剂。
(三)用电切的优势
1、定位叫准确
2、止血效果确切
(四)用电切的劣势
1、组织热效应能损伤残留子宫内膜,影响粘连恢复;
2、一旦穿孔,可能导致周围脏器损伤,后果严重。
六、分离技巧
1、尽量使用“冷兵器”
2、切除粘连带与疤痕时尽量保护正常内膜
3、分离操作不能偏离宫腔轴残方向,争取一次分离出正常宫腔
4、尽量找到宫角及输卵管开口位置
5、尽量减少宫腔内的潜在出血点—降低宫腔压力
七、手术并发症
1、子宫穿孔:手术开始前扩宫过程中—盲视或因沿假道误入歧途;电切过程中宫壁薄厚不一,质地不同;
2、宫腔粘连综合征:较其他手术更易发生;手术切开宫壁且保持较高的膨宫压力。
八、手术中监护
(一)B超监护(首选、实用)
1、优点:无创、价廉,导向明确
2、缺点:电切气体产生(无法精确查知宫腔真实形态;无法排除盆腔其脏器疾患;不能对手术失误进行实时补救)
(二)腹腔镜
1、优点:直视下观察子宫轮廓特征及浆膜层的变化;及时发现子宫表面局部苍白、水肿、浆膜下水泡等;及时进行穿孔部位的修补;及时发现并处理子宫以外脏器的损伤。
2、缺点:只能提示是否穿孔,不能提示分离位置是否正常。
九、宫颈粘连手术后管理
(一)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选择联合预防措施防止再粘连
1、宫内节育器应用;
2、宫腔内支撑球囊的应用;
3、生物类材料的应用;
4、促使子宫内膜再生修复措施。
(二)宫腔粘连术后要不要上环
1、关键是要看上什么样的环?(根据我们多年临床经验,术后建议上环,一般来说选择宫形环)
2、目前没有一个理想的预防宫腔粘连的环。
(三)何时上环?为什么我们选择书术上环?
1、术中上环后立即宫腔镜检查,可以明确环的位置和大小是否适合具体病人的宫腔;
2、避免术后2-3天后上环对宫腔的再次损伤,减少感染机会;
3、宫腔支撑球囊的应用及作用:(推荐使用)
(1)更有效分离子宫前后、左右及上下壁;
(2)压迫止血;
(3)作为支架使子宫内膜沿球囊表面修复;
(4)引流宫腔内液体,防止宫腔积血;
(5)便于向宫腔内注入防粘连生物材料。。
十、宫腔粘连小结
1、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损伤均可导致宫腔粘连;
2、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粘连的金标准;
3、治疗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
宫颈粘连程度及患者自身状况;
术者经验及手术方式选额;
手术器械选择;术后综合处理。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