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长沙艾丽斯妇产医院医生好吗 正规规范,诊疗靠谱

文章来源:互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6-12 21:40:02
长沙艾丽斯妇产医院技术好!服务好!看妇科、生宝宝,您是否希望找一家有专业的医师、放心的医疗保障、舒适的就诊环境、温馨的服务的医院?恭喜您,以上愿望您现在可以轻松实现了。2018年6月12日,湖北省首届中小学STEM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长江大保护STEM系列》课题发布会在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举行。
 
本次大会由湖北省教育学会指导,湖北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联合主办,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上海璞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湖北教育媒体联盟、中国三峡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云南文教投资有限公司协办。
 
来自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有关专家出席了研讨会,武汉市及各地市州科学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及学校教师代表近200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研讨会上,湖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谭细龙教授作了《STEM教育背景下学科融合与发展趋势》专题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学科融合的内涵及发展历程,着重分析了当前基础教育探索学科融合的路径,强调了课程内容与多学科知识和方法、与学生经验、与社会生活、与多种学习方式以及与多种学习资源的融合。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吴慧平教授作了题为《STEM教育的国际发展动态》的专题报告,吴教授以加拿大STSE科学教育(即科学、技术、社会、环境课程模式)为例,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维度详细介绍了国际科学教育发展的前沿动态,并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和课程实施方案解析为与会教师代表剖析了STEM教育课程实施的流程、步骤、方法和模式。
 
本次研讨会上还发布了《长江大保护STEM科学探索》系列课题招募计划。该课题由上海光寅教育研究院联合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中国三峡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共同发起,该计划聚焦长江流域的历史人文、自然地理、生态环境与保护、传统工农业以及科技发展等领域,倡导用STEM的理念和方法从科学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角度开发标准化课程。
 
会议宣布成立“STEM教育创新项目研究公益扶持基金”,该基金将每年面向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征集100个STEM项目课题,每个课题给予1000元项目研究经费支持。会议还公布了湖北省中小学幼儿园STEM课程和STEM兴趣社团援建方案,来自武汉市多个区的16所中小学成为首批援建试点学校。
 
在下午的观摩课及交流环节,与会代表还观摩了由上海市静安区中小学科学教研员、北京校长领导力课程工作室特聘STEM教育专家、《STEM创想家》丛书中方主编孔云峰执教的STEM课堂教学。
 
大会发布了两项旨在帮助湖北各地中小学校深入了解和顺利开展STEM教学的公益计划。
 
其一,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旗下《湖北教育》杂志社、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刊《科学课》杂志携手上海璞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STEM教育创新项目研究公益扶持基金”,该基金将持续开展:
 
1
 
为湖北省中小学校培养一批从事一线教学的STEM教师的公益培训计划。
 
2
 
区域教学示范基地计划——分区扶持1到2所小学中学启动高标准的STEM持续教学,打造“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刊《科学课》STEM教学示范基地”。
 
3
 
教研示范基地计划——在持续开展STEM教学的学校中评选“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刊《科学课》STEM教研示范基地”。
 
4
 
教学名师计划——在持续开展STEM教学的教师中评选“年度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刊《科学课》STEM教学名师”。
 
5
 
名师优课计划——面向全国,每年扶持100个STEM项目创新课题,每个项目赞助1000元研发经费,帮助一线科学老师完成STEM创新课程的研发和编写相应《STEM创新课程教学设计》。在STEM教师中评选“年度STEM创新课程大赛“(年度金奖可获万元奖金)和“年度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刊《科学课》STEM特聘教研员”。
 
其二,《长江大保护STEM科学探索》丛书计划。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进行持续数天的长江视察工作,习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全国话题。湖北在长江流域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为贯彻十九大“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指导,以及教育部对“科学教育”“研学教育”的倡导,上海璞远教育与中国三峡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将联合打造《长江大保护STEM科学探索》系列丛书,并征集有兴趣有基础的区域教研编辑与合作学校共同实施该项课题。
 
丛书将聚焦长江流域的历史人文,自然地理、生态环境与保护、工农业生产与科技发展,用STEM方法从科学角度开发标准化课程,将课程与实地科研景点紧密结合打造成为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与旅游完美结合的研学产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带领孩子了解长江,爱上长江,保护长江。
 
《长江大保护STEM科学探索》丛书开篇之作《长江三峡STEM科学探索》,即将面世。《自然宝库神农架STEM科学探索》《荆楚湖北STEM科学探索》《彩云之南STEM科学探索》《多彩贵州STEM科学探索》等分册即将启动。现正面向长江流域吸纳有科学教育经验与基础,有兴趣开展STEM教学的优秀中小学及相应学科教研员与教师,联合组建课题组,围绕“长江大保护”主题,开发STEM系列课程。
 
武大一附小位于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珞珈山下。校园环境优美,特色显著,徜徉其中,仿佛是进入一个绿色乐园。学校共有41个教学班,学生约1900人,教职工113人。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小中高教师8人,市区学科带头人、市青年岗位能手、优秀青年教师10人,武昌区教学能手8人,5名教师进入武昌区“名师工作室”。长期以来一附小的全体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参与课改,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打造与武汉大学名气相匹配的小学。
 
学校于1931在珞珈山武汉大学设立,也是湖北省第一所公立小学。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15年的武昌高师附小。中共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曾在学校工作过,其夫人徐全直还曾任校长多年。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和共青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5月在附小召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同志后来回忆说:“那个时期的武昌高师附小简直成了革命的摇篮和革命指挥部”。国际问题专家、知名学者钱亦石,著名国画大师端木梦锡都在学校担任教学工作。学校毕业生中,涌现出军事家、外交家伍修权将军,科学家查全性院士、杨弘远院士,剧作家沈虹光女士、“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桂希恩教授等诸多英才。蔡元培、李四光、胡适等杰出人士曾视察过学校,胡适、伍修权还先后为学校题词。
 
如今的武大一附小在已有历史积淀的基础上,依托武汉大学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深入思考和努力实践,形成了“成长在武大,成全在附小”的“成全教育”办学理念,为成全学生未来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奠基。学校注重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了“成全教育”德育校本课程和“成长在武大”系列校本课程。在老师们爱心、真心、耐心、细心的浇灌下,培养出一批批“健康、诚信、乐观、睿智”的人才。
 
近年来,学校曾先后被评为“湖北省绿色学校”“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武汉市示范学校”“武汉市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武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基地”“武汉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武昌区教育工作绩效管理先进单位”“武昌区办学水平先进学校”“武昌区目标管理立功单位”“武昌区科技教育立功学校”“武昌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武昌区首届十佳校园网站”“武昌区平安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