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不但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严重的甚至导致瘫痪。那么,脑血栓的前兆都有哪些呢?得了脑血栓又会有哪些症状呢?接下来由德胜门中医院温吉焕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
温吉焕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师承著名中医药教授周超凡,一直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中医基础理论扎实,熟读中医古典名著,博学多才,特别是对脑神经系统疾病,老年性疾病研究颇深,在三十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接诊了大量的病例,临证时师古而不泥古,并总结出一套自我的辩证思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擅长治疗脑梗塞、脑栓塞、帕金森、脑萎缩、老年痴呆、脑血管硬化、脑中风后遗症、脑发育不良等疑难病,同时针对肾虚、脾虚、气血两虚等中医症状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他问诊详细且耐心,医术高超,获得了患者的认可。
温吉焕表示脑血栓的前兆有以下这些方面:
一、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二、高血压鼻出血
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
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三、哈欠不断
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四、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五、突然发生剧烈头痛
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
六、突然发生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
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如果出现以上前兆症状之一,就要高度警惕,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那么,怎样预防脑血栓?温吉焕表示可以从以下方面预防
一、限制脂肪摄入量
脑血栓患者不得摄入太多的脂肪,在饮食中应减少总脂肪量,并且还要限制胆固醇,每人每日应保持在300毫克以内。
二、控制总热量
要想使血脂下降,那么必须控制总脂肪的摄入,这样对身体的各内脏都是有益的。
三、适量增加蛋白质
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如食鱼类、豆制品、瘦肉等,都不宜吃太多,每日保持一定的量,吃这些有利于降低血液胆固醇以及血液粘滞。
四、限糖
脑血栓患者是不宜吃过多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因为我们都知道体内的糖会转化为脂肪,并蓄积起来,增加血糖、血脂及血液粘滞度,对在恢复过程中的脑血栓患者极为不利。
某些脑血栓病人还患有高血压病,所以在食盐上要注意分寸,食盐的用量要减小,每日保持在3克最为合适。
五、注意烹调用料
因不宜食用过多的盐,所以在烹调的过程中只能放入少量的盐,但烹调出来的味道很淡,为了增加食欲,我们可以加入适量的醋、芝麻酱。醋可以调味和加速脂溶解、软化血管,而芝麻酱却起到了补充钙的作用。
六、经常喝水
脑血栓患者要经常饮水,特别是在清晨和晚间,清晨饮水可冲淡胃肠道,晚间饮水可稀释血液,防止血栓栓塞。
七、增加维生素C
维生素C食物能到降脂的作用,所以要多食用维生素C食物,如水果、蔬菜,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