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日间“托老所”托起夕阳红

文章来源:央广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2-07 16:53:57

   央广网乌鲁木齐2月7日消息(记者蒋雪娇 乌鲁木齐台记者古力尼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今年,乌鲁木齐市将继续完善社区养老机构设施和服务功能,在社区开设日间照料中心,让这里成为老人们安享晚年的幸福乐园。GGG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在水磨沟区七纺片区“情暖夕阳”日间照料中心,75岁的吴传敏正在演唱豫剧选段《闺中女》。对于一直喜爱唱戏的吴传敏老人来说,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已经成了她白天打发时间的最好去处,无论刮风下雨她每天都会来这里唱几嗓,她说:“我们老年人在家待着也着急,就自己找个乐趣,一到这个时候心情特别好,早上起来就赶快吃完饭,就觉得好像有个寄托一样的,心情特好,精神也特好。”GGG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家住清泉社区的周生伟老人因老伴回老家过年,家里就剩他一个人。刚开始老伴儿还担心他的吃饭问题,但听说日间照料中心有提供免费午餐,周生伟的午饭有着落了,老伴儿也放心多了。周生伟:“我到这儿来吃饭老伴儿也放心,这个地方也可以照顾我们,吃完了以后在这儿打打牌、说说话,在家坐着要么就是看电视,要么睡觉,对身体也不好,在这儿民族同志也有汉族也有,气氛也比较融洽,心情也特别好。”GGG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老人们每天有了去处,吃喝玩乐都不用儿女操心,也让年轻人省了不少事儿。市民于英丽家中有个84岁的老父亲,过去每天中午都要赶回去给父亲做饭,自从社区有了日间照料中心后,每天有人帮着照看父亲了,自己也能安心工作。于英丽告诉记者:“我之前工作也比较忙,爸爸在家没人照顾,每天中午下班我还得急急忙忙地去跑一趟看一下,现在有了这个日间照料中心了,爸爸还挺愿意来的,他中午在这儿吃完饭下午在这儿活动一下,我也挺放心的,他也比较开心。”GGG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水磨沟区七纺片区的居民,50%以上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在白天为辖区的老人们们提供了休闲娱乐、沟通交流的空间,以及必要的日间照料。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陈伟介绍说:“这个是从2012年的九月份开始开张的,一直到现在。来我们这儿的大部分都是些空巢老人,他们的子女把他们放到我们这儿也比较放心,我们也会尽我们能力照顾他们,为社会减少负担。给老人提供一个社区养老、家庭化的管理,亲情化的服务,为社区的老人提供一个颐养天年的温馨家园。”GGG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据了解,从2010年起,乌鲁木齐市以街道为单位,全面推出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全市建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6个。到2020年,乌鲁木齐市将实现每个片区管委会(街道、乡镇)至少建成1至2个示范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0%的社区(村)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互助幸福院。乌鲁木齐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副处长王艳荣:“今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首先要求新建的城区和居住小区要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其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来举办养老服务设施,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最终目的,就是满足居家的老年人的一些养老服务需求。最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GGG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