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 正文

津门书香记忆 稽古传芳破寂寥 张元卿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6-01 17:12:20
在研究天津文学的论著中,很少看到有专门研究明清诗歌的,但关注天津文史的研究者,又大都认为明清时期天津的诗歌是很兴盛的。既曾兴盛,那为何少有研究成果出来呢?读过问津书院寄赠的《津门诗话五种》,我才认识到,明清诗歌这个寥落的战场之所以寥落,是因为很少有人像《津门诗话五种》的整理者杨传庆博士那样认真去做文献的钩稽和整理,文献久无拓展,认识自难深入,浮泛之论遂日益因循。而外地学者亦少有用心挖掘天津诗学文献者,以至于明清诗词研究著作多用南方诗词来概括这一时代的风貌,天津诗歌的兴盛竟没留下多少痕迹。然而自《津门诗话五种》问世,我以为不论是天津还是外地的研究者都会重新审视天津诗学,特别是晚清民国时期的天津诗学。
 
《津门诗话五种》所收诗话(包括词话)不算特别稀见,却是散珠,只能各自言说,没有整体的话语优势。而将其汇为一书,用“津门诗话”来标举特色,才使强强联合形成话语优势。而所谓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天津诗学史料自清代贯穿至民国,初步用史料勾勒出了诗史轮廓,使得以前口头表述的“兴盛”,有了丰富的史料支撑,使得后来研究者有了深钻和拓展的基地,是谓阵地优势;二是《藏斋诗话》的推出,使读者看到晚清民国时期天津诗学的兴盛可能要超过乾嘉时期,而且这一时期的诗歌特色比以往更为鲜明,诗歌理论也更具特色,是谓特色优势。有了这两种优势,本书就有它独特的价值。
 
而特色优势又是在其他诗话的衬托下显示出来的,若不把其他几种诗话和《藏斋诗话》编排在同一书中,这种优势就不会因对比而凸显。《莲坡诗话》名气远过于《藏斋诗话》,但其诗学成就却不如后者。《莲坡诗话》评诗较为浮泛,殊少卓见,而叙写交游亲切隽永,有些更旨在志异,有笔记小说的意趣,诗歌反成了笔记之材料,退居客位,对于诗学理论的探讨就更少了。概括来说,其主要价值是记叙交游情状,保存文学生态。《藏斋诗话》容量则远超《莲坡诗话》,保存了很多清末民国诗坛史料,尤其重视理论探讨,有独特的诗学见解。此外,在评论诗歌时有明确的诗史意识,且多能落实:首先,很多评论后都记有大致时间,这便于后人梳理其观点的因革变化;其次,品评佳句能从诗史角度给予定位;第三,除关注诗人诗史,还注意记录存社、城南诗社等诗社活动。这样我们透过《藏斋诗话》,就能感知到清末民国天津诗歌的兴盛,也能通过与其他诗话的对比,建构起对于天津诗歌史的整体理解。我想这不仅是《藏斋诗话》的价值,更是《津门诗话五种》的价值。从这个角度看,《津门诗话五种》不仅用史料搭建了整体观照天津诗歌史的阵地,也通过《藏斋诗话》提升了其作者赵幼梅在天津诗歌史上的地位,对于赵幼梅的研究也会有大的促进。
 
此外,本书虽以“津门诗话”标举特色,但书中非津门诗人的内容却更多。对津门诗人诗作的品评,自可纳入天津诗歌史细加考量,而对非津门诗人诗作的评价,因呈现了共时的诗歌生态,也是讨论天津诗风不能切割的史料。这就使得这本书既有地域特色,又超越地域限制,成为研究中国诗学者共享的文献。
 
http://www.dashoubi.org/news/zxzx/2020-06-01/133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