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如同一片带叶柄的蒲葵叶片,众多河流是叶脉,叶柄就是天津。千百年来,流淌着的河水滋养了海河平原,使它成为畿辅之地,并成为明清两朝的直隶省。这些河流当中,对天津影响最大的是南北运河和上下西河。南北运河确定了天津的城市功能,西河则最直接地为天津提供了物产资源和文化资源,它将流域的历史名镇、名县和天津连成城镇群,共同促进了相互的发展。
最有代表性的是俗称上西河的大清河,它在下游和中亭河的交汇处孕育了一个千年名镇胜芳。此地土壤膏腴、文化发达,在上世纪30年代利用自己的生态条件孕育出了一种香米。它粒长而色白,蒸出的米饭,吃起来有特殊的香味,而且既不粘牙也不糠。当时天津有一种小吃叫蜂糕,由河北金家窑海潮寺胡同的刘姓首创,为保证质量,使用缅甸出产的金豹牌仰光米作为原料,先磨成米粉,再充分发酵,放入白糖。米糕断面的空隙如小蜂巢的大小,再加上漂亮的食色,看起来就眼馋,吃起来蓬松爽口,入口即化,非常畅销。每天上午向外批发,人们管此地也称作“蜂糕刘”胡同。但买金豹米,时有困难,原料很难保证。有人建议用胜芳米试试,结果非常成功。从此,胜芳米成了这一名小吃的原料保证。
藕,也是由胜芳传入天津的一种食材。1917年河北省大水后,胜芳的成片藕田被洪水闷顶,藕秧死掉,这些藕农将残存的地下茎赶紧移到天津栽培,结果获得丰收。从此天津众多浅水坑塘被辟为藕田,天津成了胜芳藕的第二故乡。天津的小吃江米藕是天津人对食材的发挥,糖醋藕片则成了天津人解油腻的素菜。
大清河将白洋淀和天津的其他水网连成一体,保证了天津河蟹的游动和“育肥”。河蟹的生态习性是初春在河口孵化,慢慢发育成蟹苗,在春末开始逆水向各河的上游游动,一边游动一边觅食,它们特别喜欢沼泽性的水域,一直到农历七月发育成熟,河蟹个个满黄,到八月开始向下游移动,到河口交配排卵。这时正是人们捕食肥美河蟹的季节,而胜芳到白洋淀地区是它们最后的移动地点,所以天津河蟹对外叫胜芳蟹。
胜芳、白洋淀和文安洼都有丰富的芦苇资源,这些芦苇秆粗茎长,是建材、织席和农用风帐的必备材料,每年冬季大量的芦苇成垛地由爬犁经河面运往天津,这也促进了天津红桥西于庄地区柴草市场的形成。
大清河的生态条件还使民间曲艺得以发展,西河大鼓响亮爽朗的风格与这种生态条件直接有关,自上世纪初西河流域的民间艺人在农闲季节来天津谋生,多沿西河进入北开。北开是早于南市的大众娱乐商圈,胜芳人还在北开建立了以黑白铁加工为主的五金生产批发基地。
大清河还是从雄县、文安来津的水上航道,它和子牙河交汇后形成的西河码头,老天津人都叫它胜芳码头,由于和天津的密切互动,天津也使沿河的一些乡镇得以发展。当时的新镇被河北人称为小保定。
http://www.dashoubi.org/news/shwx/2020-06-01/133043.html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